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蜀山:以总体规划发力 让医疗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提升动能

  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章泽斌 通讯员 曹惠娜)日前,萧山国际健康城(暂名)健康产业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举行了专家评审。

  这场评审会,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随着浙大二院萧山院区项目的建设落地,蜀山街道将抢抓项目投运前的产业植入“蓄能期”,以总体规划赋能城市发展和产业提升,让医疗资源优势转化为萧山南部向前奔跑的强劲动能。

  “浙大二院萧山院区落地蜀山后,预计年接待患者达300万人次,还有大量的医护、科研人员进驻。如何充分发挥浙大二院的引擎带动作用,需要我们提前谋划,做好总体规划,才能更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更新与发展。”蜀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施海勇介绍。

  据介绍,萧山国际健康城(暂名)健康产业规划将以浙大二院萧山院区为圆心,依托蜀山路沿线大量村级留用地、增量商务商业用地空间以及亚太路沿线连片存量工业用地空间资源,做高严肃医疗,做活消费医疗,做好“医学转化”,做强医疗器械,做大银发经济,做好配套支撑服务,构建大健康和银发经济融合的产业生态圈。

  除了明确产业路径,规划还梯度构建了配套生活服务圈、配套产业圈、转化医学创新圈、环浙二外围协同互补圈等功能圈层,按照2年蓄势、3年起势、6年成势的推进步骤,到2030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集聚区。

  会上,来自浙江省药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杭州市经信局等机构和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萧山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各抒己见,对《规划》进行了评审讨论。

  如何增强规划的落地性,利用好萧山现有的医药产业资源,推动浙大二院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形成双向的良性循环;如何更好地集聚人气、流量,激发城市功能嬗变的内生动力;如何通过村级留用地的开发利用,建设多元复合的医疗、创新、产业空间载体……这些问题都在专家的犀利点评中被一一指出。

  市经信局总工程师沈毅表示,从规划中看到了蜀山的“势”。“从某种角度讲,这份产业规划代表着一种趋势和愿景,能够在项目建设的‘窗口期’提前谋篇布局,难能可贵。”

  “专家们提出的问题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一些解决方法也让我们更明晰了未来的建设方向,受益匪浅。”施海勇表示,下一步,蜀山街道将进一步完善规划,把方案做深做细,进一步加强实操性和指导性,抓牢浙大二院落地的这一契机,推动城市有效更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我区今年新增公共充电桩430个
我区举行冬修水利现场动员会 暨海塘安澜工程开工活动
精准监督出实招 停车难变安心停
彩虹快速路涉杭绍台高铁段工程顺利通过施工图审查
文化暖冬行
杭州市基层司法行政 暨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在萧举行
迎元旦萧山区(乐乐群)第二届气排球比赛举行
我区开展“致敬英烈·关爱烈属” 专项活动
蜀山:以总体规划发力 让医疗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提升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