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智”又提“质” 我区全力打造数字乡村新样板

  ■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周介媛

  近日,2025年市级数字乡村样板镇建设方案评审会在我区召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及数字乡村等领域专家齐聚,为我区河上镇争创样板镇“把脉定向”。此次评审不仅是对单个镇街建设的指导,更折射出我区深耕数字乡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夯实数字基础、拓展数智服务、推进产业转型,我区正以“智”促“质”,全力打造数字乡村新样板。

  数字底座全域夯实

  治理服务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区持续筑牢数字乡村“硬支撑”,已实现全区22个镇街、543个村(社区)5G网络全覆盖,为乡村数字化铺就“高速路”。“浙农码”累计赋码用码量达429.1万次,深度嵌入民生服务各环节,让数据多跑路、村民少跑腿。

  在基层治理领域,我区涌现出一批数字创新范例:“沥家园”“临云智”等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微信治村”“智慧印章”等让村级事务管理更透明高效。截至目前,全区已建设区级以上数字乡村样板村56个,其中市级8个,数字化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与此同时,作为全省乡村数智生活馆整县制建设首批试点,我区以“1+1+1+1+N”模式(一个服务场所、一名数管员、一套运营机制、一个生态服务商、N类服务),构建起“政府主导、国企运营、村社参与、市场协同”的建设路径。

  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乡村数智生活馆7个,相关实践作品《以乡村数智生活馆全域赋能平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获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三等奖,为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提供“萧山经验”。

  智慧农业全面转型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智能装备的规模化应用,正重塑我区农业生产格局。温室环境智控系统精准调节作物生长条件,无人驾驶农机、无人机植保等解放人力,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高效化、轻简化转型。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8家、省级农事服务中心2个,另有3个省级及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在建,8个农事服务站点在改造提升中,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智稻”产业化项目、“智慧水利”“惠农事”等数字系统的高效运行,为“三农”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其中,“智稻”项目斩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优胜奖,入选2024年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及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典型应用案例,成为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注脚。

  从数字基建的持续完善,到治理模式的创新突破,从生活服务的便捷升级,到产业形态的迭代转型,我区正以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随着一个个数字项目落地生根,“数字红利”正逐步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既让乡村面貌焕发新颜,也为共同富裕的实践提供了鲜活案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暑期文化和旅游领域暗访工作
增“智”又提“质” 我区全力打造数字乡村新样板
坚决打赢建筑垃圾集中整治攻坚战
全面开创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 为萧山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萧山机场暑运期间单日航班量创历史新高
助力“青年向往之城”建设 我区召开科技工作者专题座谈会
观潮季
节能 供冷
多维发力 我区为危化品套上安全“金钟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