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星宇:高温“烤”验下的“动物防疫战士”

  陈星宇(左)和同事一起在进行采血

  ■文/摄  记者  王俞楠  李霖达 项哲斌

  夏日午后,日头正烈,在义桥镇昇光村的一家湖羊养殖场内,热浪裹挟着浓郁的牲畜气息扑面而来。羊圈内气温已达42℃。而羊群中,三个穿着防护服的身影正忙碌着。他们是来自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的动物防疫工作人员。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紧贴面部的口罩、严丝合缝的手套与鞋套……全副武装下,体感温度直线上升。但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防疫科科长陈星宇的动作却丝毫不受影响,他按住一只躁动的湖羊说:“要先抓头,然后用手固定住它的屁股和脖子,再用膝盖拱住髂窝,让羊靠住栏杆。”

  陈星宇按住羊后,同事张涛迅速蹲下,将针头精准刺入羊的颈静脉,鲜红的血液顺着针管流进采样瓶。随后,样本被转交给盛楷茵,她及时将其装入冷藏箱,确保高温环境下血样的稳定。三人组的配合十分默契。一只羊的采血流程不超过两分钟。

  这次采样,是为了进行“布鲁氏菌病”的常规监测。而“布病”也是被国家列为优先防控的人兽共患病。

  “天气热,采血速度一定要快、准、稳,防止羊的应激太大。”陈星宇还耐心指导着刚入行的新同事,细致讲解采血位置,反复强调操作重点,希望把对羊的影响降到最小。

  “还是挺紧张的,毕竟是养殖户的羊,就怕没扎好,人家看着也心疼。”第一次给动物抽血的盛楷茵手还有些发抖,“回去还是得好好练练。”“对,多练练就熟悉了,大家都是练出来的。”陈星宇在一旁鼓励道。

  面对日复一日的采血工作中,即便已有十年经验,陈星宇仍不敢懈怠,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练习采血扎针的基本功。而在众多常见的养殖动物中,最让他觉得有难度的,竟是鸡。

  “鸡的皮比较薄,血管也更细,一不小心,采血后血管就会破裂,流出很多血,进而形成皮下血肿。”他解释道,一旦皮下血肿太大,鸡的卖相就会很难看,“卖不出去了,对养殖户也是损失,所以,对鸡采血一定要特别‘温柔’一些。”

  对鸡的“温柔”意味着对自己的“严厉”,他珍惜每一次练习的机会,总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鸡的红细胞是我们实验室做实验的原材料之一,所以我们会定期去养殖户那里买鸡,买回来以后,我就趁机多练习几次。”陈星宇说。

  入行以来,陈星宇几乎走遍了萧山的各个角落。就今年,最多的一天,他们抽采了1000多只羊的血液样本。“当时是疾控有通报过来,我们需要进行溯源检测。”陈星宇认为,虽然要求并不需要进行这么大量样本的检测,但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到位,不能放过任何隐患。

  抽样只是第一步,每次采血后,他们还需要去实验室进行样本的检测,从而在第一时间得到结果,更好地开展防控措施。“那天我记得到家都快一点了。”陈星宇说,“不过庆幸的是当时的所有样本都是健康的。”

  说起自己的工作日程,陈星宇是这样总结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面采样,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剩下的就是在办公室写报告了。”其实,除了突发的通报和例行的检查外,平时养殖户对动物的健康有顾虑,也总会联系他们。“动物防疫这个活就是这样,就像给养殖户‘把脉’,只要我们多跑点路,多流点汗,就可以让养殖户少受点损失。”

  采完样本,走出羊圈,脱下防护服的瞬间,汗水顺着发梢成股滑落,浸透的衣裤在身上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痕迹,三人都不由得发出感叹:“瞬间舒服了不少!”

  “热,是肯定热的,不过我们都习惯了。”随意的话音背后,是对养殖安全与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屏障的坚守。也正是因为有萧山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才让无形的屏障愈发坚实,将疫病风险拦在圈舍之外,护着万千养殖户的生计,也护着寻常人家餐桌上的安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公益
   第08版:影像
陈星宇:高温“烤”验下的“动物防疫战士”
“蕉内Bananain”正式入驻信息港八期湾区数字公园
区工商联政企恳谈会 暨政协工商联界别活动召开
以“芯”为核心 萧山重磅打造AI“三剑客”
《萧山慈善志》昨日首发
放纵一“夏” 乐不思“暑”
我区开展森林防灭火 无脚本实战拉练
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科创家赋能计划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