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看到弹窗通知,当时没有很在意,但这两天进去就发现买不了了。”杭州的李女士表示,此前购买过某保险公司的分红型终身寿险,前两天收到通知,告知她产品即将停售,如要增加份额需尽快。当时她忙于工作一时忘了,这两天再登录保险公司App想购买,发现该产品已经停售。
事实上,根据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9月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下调。7月底以来,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停售现有人身险产品,包括重疾险、年金险、两全保险等不同类型产品。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较上季度的2.13%再次下探14个基点。
此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今年一季度,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已经调整过一波,降为2.13%,当前为1.99%。也就是说,按照目前预定利率的动态调整规则,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已连续两季度“超限”,触发上限调整机制。
调整的直接后果便体现在保险产品上。目前,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停售现有人身险产品(包括重疾险、年金险、两全保险等)。尽管停售日期各有不同,但整体会在8月31日前停售。
比如,泰康人寿已于7月底发布三则产品停售公告,8月31日起将合计停售超50款产品。太平洋健康险近日发布公告称,8月31日将停售13款产品。
针对此前保险业协会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调整事宜,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等险企发布公告称,将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将调整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将调整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将调整为1.0%。多家险企明确,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
业内人士表示,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产品保费将迎来不同程度的上涨。据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测算,以30岁男性为例,传统险预定利率从2.5%下调到2.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9%、20.8%、3.6%、7.6%和17.7%。
据《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