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周展宇)近日,北干街道柳桥社区收到一面大红锦旗,上面写着:情系百姓办实事,心贴群众解民忧。来送锦旗的是馨星大厦小区新一届业委会全体成员,他们此行是为感谢社区在小区最关键的治理“空窗期”伸出援手。
此前,馨星大厦曾面临管理衔接的难题,正是社区主动靠前、多方协调,助力业主自管模式实现平稳过渡,让小区秩序重回正轨。
2023年,馨星大厦原物业公司因续聘失败突然撤场,各种管理问题接踵而至,小区瞬间陷入无序混乱。
小区业委会在柳桥社区的紧急指导下,临时扛起管理担子,为小区守住了“基本盘”。然而,治理难题并未就此解决。2024年9月,业委会任期届满,业主们却因小区管理方向、服务标准等问题分歧严重,两次换届选举均以失败告终——没有正式管理主体的小区,再次站在了治理失灵的十字路口。
“群众有难,社区不能缺位,关键时刻必须当好‘稳压器’!”在街道的统筹指导下,柳桥社区创新建立“社区督导+物管会托管+业主监督”的三方协同机制,三者环环相扣,为小区治理筑起了坚实屏障。
接管初期,物管会面临治理经验不足、矛盾积压深厚、专业力量薄弱等挑战。为破解“业主意见难统一”的困局,物管会积极开展业主大走访,针对有影响力的业主代表,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努力化解分歧。
化解了思想难题,物管会随即聚焦业主的“急难愁盼”精准施策。电梯老化停运问题是业主反映最强烈的痛点,但资金缺口大、部分业主对换新费用有顾虑,让这件事一度被认为“不可能实现”。
面对这些问题,物管会迅速抓住政策窗口,成功申请到15万元国债补贴,缓解了电梯换新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民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让老旧电梯顺利“焕新”。
与此同时,针对业主抱怨的“停车乱、收费不透明”问题,物管会迅速组织维修团队对小区道闸系统进行维护,实现了“停车更便捷、收费更规范、出行更安全”的治理目标,让业主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变化。
就在上个月,馨星大厦成功选举出新一届业委会,前期承担“过渡管家”角色的物管会平稳完成权力移交,有序退出日常管理事务。但这场治理接力并未就此结束:物管会主动转换角色,以“监督者+服务者”的新身份继续赋能小区治理,在社区指导下,在制度建设、资源对接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小区探索可复制、可持续的业主自治之路,让基层治理的活力持续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