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国梁
我上小学时,电影《少林寺》风靡一时。那时没有课后作业,下午放学后,我和班里几个男生想练《少林寺》里的“梅花桩”。
我们把教室里的凳子全都搬出来,在外面一字排开,练习走“梅花桩”。伙伴们在凳子上行走如飞,宛如“武林高手”。我们又玩又闹,折腾得地动山摇。连续几天,我们都把凳子当成道具,上演一场场“武侠片”。有一天,我突然从一只“梅花桩”上栽了下来。还好我动作敏捷,一个弹跳,没有伤到。再看那只凳子,已经成了“三条腿”,歪斜在地上。再看别的凳子,也有一些松动了,摇摇欲倒的样子。强子说:“坏了!‘猪八戒’知道了,咱们都得受罚。”“猪八戒”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姓朱,我们都叫他“猪八戒”。“猪八戒”说过,损坏公物要赔偿。这事如果让我爸知道了,还不把我的屁股打烂?
我们几个战战兢兢来到办公室,等着“猪八戒”狠狠训我们,再狠狠罚我们。“猪八戒”一向严厉,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看人的时候很有“杀伤力”。我很快就承认了这事,本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原则,我说凳子都是我弄坏的。我低着头,等着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可是,我等来的是沉默。我抬起头,发现“猪八戒”正笑眯眯地看着我,脸上完全没有怒意。我见状,忽然想从心里叫他“朱老师”,并发誓,如果他不为难我,以后再也不叫他“猪八戒”了。
朱老师说:“你们练梅花桩,也得学学电影里的英雄,有担当,有正义感。你表现不错,勇于承担责任。不过呢,学校的凳子被你们损坏了,我也得惩罚你们。”我心里暗暗叫苦,不知道一条凳子多少钱,如果让我爸出钱,他非揍我不可。只听朱老师说:“王国梁,你说,凳子是什么做的?”我低着头说:“当然是木头做的。”朱老师又问:“木头是怎么来的?”我回答:“砍倒树就有木头了。”朱老师说:“那好吧,我就罚你们种树!”我们几个都惊奇地睁大眼睛。
那时我们小学校刚搬到新址,有一个大大的操场,操场上空荡荡的。当时正值植树之时,朱老师让我们在墙根栽上槐树苗。他说槐树木质坚硬,做出的凳子结实耐用。那次,朱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话的含义。他说,我们栽种的槐树苗长成大树之后,后来的学生可以在树下乘凉了。等槐树再长大一些,可以砍伐下来当木材用,可以做很多凳子呢。朱老师的那番话,说得特别诗意,我仿佛能够看到一棵小树苗成长的过程。
后来我读到意大利儿童文学家姜尼·罗大里的一首小诗:“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需要大树;要有大树,需要种子;要有种子,需要果实;要有果实,需要花朵。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我忽然就想到了朱老师的那番话,觉得我们当年就是用一朵花做一只凳子。
那天,我们几个伙伴非常卖力地栽树。我们脸上淌着汗,却笑得无比灿烂。而那些坏了的凳子一个个都被朱老师修得结结实实——真没想到,他的木工活儿跟教书一样棒。
多年后,我回过学校。我们栽的大槐树,棵棵粗大茂盛。我在树下,仰望着大槐树,很动情地拍了拍它粗糙的树干。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当年朱老师温柔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