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郑舒铭 周青青
通讯员 张颖 陈珂珂
摄/记者 郭立宏
八十年光阴荏苒,硝烟已散,英雄不朽。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我区多部门于9月17日联合开展了“致敬民族脊梁”抗战老英雄慰问活动。
由我区有关部门与爱心企业组成的慰问组,前往城厢、新塘、北干、楼塔、瓜沥等镇街,慰问了7位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为他们送上鲜花、慰问金、月饼等,现场聆听他们的抗战经历和感人故事,并提前送上中秋和国庆的节日祝福。
不忘抗战历史 情系民族脊梁
山河依旧,岁月常新。抗日战争结束距今已80个春秋,此次慰问的抗战老兵年纪最小的96岁,最大的100岁。令人欣慰的是,老人们身体状况大多还不错。
9月17日下午,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融媒体中心(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主任赵青,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华建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萧山监管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主持工作)叶仁俊,区委老干部局局务会议成员、关工委副主任胡君,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韩水祥,以及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等,首先来到陈秉钧老人家中慰问。
慰问组首先向陈老献上节日祝福,并关切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看到陈老精心保存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慰问组负责人赵青询问:“您看了今年九三阅兵式吗?您有什么感想?”
“看了!我们国家过去落后了,但现在开花结果了,祖国很伟大!”陈老激动地说。
“是你们这代人种下的种子,现在开花结果了,所以我们特别自豪!”
1928年出生在江苏南通的陈秉钧,17岁就扛枪奔赴抗日战场,并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拥有78年党龄的老党员。陈老回忆首次参战,是拔除日军在某大桥的据点。“连长指挥我们向前冲,前面的战友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匍匐靠近,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们的目的是吸引敌人的火力,另一支游击队已经从敌人背后包抄过去了。”目睹着战友们一个个地倒下,陈秉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他很快意识到——打仗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不让更多人遭殃。
慰问组看到陈老的胳膊上有伤疤,这是在山东淄博的一次战斗中枪,幸好当时得到了及时治疗,才捡回了一条胳膊,但也因为这次负伤,他右手的大拇指从此便无法活动自如。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老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新中国成立后,他留在浙江军区司令部,后主动申请调到萧山杭二棉厂工作,带领青年工人搞技术革新。从烽火少年到白发老者,一路走来,陈老用热血浇灌信仰,用坚守诠释忠诚。
随后,慰问人员又来到萧山某康复医院,看望抗战老英雄马保山。1929年出生在山东的马保山曾是儿童团团长,带领同学们一起参与抗日救国运动。他16岁正式参加了革命,据他回忆,1944年八路军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组织了一系列战斗,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并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在与日军的一次次战斗中,他和战友们一起担任了支援前线的任务,一趟趟地把村民捐助的救急粮运送到战壕里,并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为前线做了坚强后盾,保证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马老作为南下干部扎根萧山,从农工部到检察院,岗位在变,但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未改。
慰问人员向马老送上慰问品和祝福。“感谢大家来看我,希望大家积极地工作,为人民服务,办事要求真务实!”马老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他对年轻人的期许。
当慰问组一行赶往100岁抗战老兵余玉泉家时,他早就在家门口等着我们,老人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他的家人说:“知道你们要来,他早早就等着了!”
余老1941年在萧山临浦入伍,所在部队曾奉命攻打萧山西山上的日军炮台。抗战期间,他还转战湖南、江西等地,参加著名的长沙会战。据史料记载,从1939年9月至1942年2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长沙保卫战,中国军队以很大的伤亡代价,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阴谋,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也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
余老现场讲述了抗战时的几段经历,在场的人员无不动容。“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是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勿忘国耻,珍惜和平。”慰问组一行与余老合影,并嘱咐老英雄要保重身体,祝愿他健康长寿。
当天上午,慰问人员还分组慰问抗战老兵张明轩、沈仁发、楼加其、施皆庭。老英雄们九死一生的抗战经历令人肃然起敬。
1930年,张明轩出生于山东济阳一户贫苦农家,15岁时便投身革命。“一开始我是从通讯员做起的。”张老说。那时战线被封锁,信息传递困难,通讯兵便四散在各处,在日军据点里扮成伙夫、马夫、理发员等。张明轩常扮成小乞丐,把密信缝进贴身内衣,与人接头时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举动与平常的话语背后,却扛着千钧重担,稍有闪失,便是生死之别。硝烟散尽,卸下军装的他走进书声琅琅的校园。阵地虽改,那颗滚烫的初心从未冷却。1984年离休后,烽火淬炼的赤忱经岁月沉淀愈发纯粹,张老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悄然化作照亮孩子们求学路上的光。
家住瓜沥镇工农村的沈仁发老英雄1945年3月入伍,当时正值抗战最后冲锋阶段,他以步兵身份辗转绍兴、萧山、诸暨、淳安四地抗击日寇,啃着糙米杂粮、枕着枪杆入眠,“吃不好、睡不好”是军营常态。两年戎马生涯里,他用双脚丈量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守护乡土,直至抗战胜利解甲归乡。
1925年出生的楼加其老英雄,曾进入黄浦军校学习。1944年全体师生在广西南宁参加抗日。1952年因腿伤复员回家。
今年100岁的抗战老兵施皆庭近日因身体原因住院治疗。施老19岁迎着家国危难参军报国。他说:“我们是工兵,主要任务是爆破、炸碉堡、炸城墙、造桥、挖地雷。日本投降的时候,我们去缴日本人的枪炮。”
战争已经离年轻一辈有些遥远,但是一些数字像一根刺,扎在民族的血肉里。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共导致3500万中国军民死亡或受伤;造成至少6000亿元财产损失。
再看萧山,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杭州沦陷后萧山就成了浙东抗战的最前线,萧山军民与日军在钱塘江隔江对峙。其间,萧山成为日军在浙江实施细菌战的最早受害区。
1940年1月,日军偷渡钱塘江,萧山军民顽强抵抗。在萧山的抗战中,有姓名记录的阵亡将士有1000人,其中萧山籍将士300余人。更多的萧山籍将士走出萧山,在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如今,这些曾经的民族英雄大多已经离世,目前仅健在7位萧山抗战老兵。
各方爱心汇聚
关心关爱英雄
每一位老英雄的抗战经历,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慰问老英雄活动,是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萧山日报)已持续12年的公益品牌活动。本次活动由区融媒体中心、萧山金融监管支局主办。慰问老英雄活动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本次活动得到了华夏银行杭州萧山支行和杭州萧山万里汽车修理有限公司两家爱心单位的大力支持。
成立于2001年的华夏银行杭州萧山支行是较早入驻萧山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扎实推进各项经营发展工作,努力打造华夏服务品牌,先后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先进支行”等荣誉。今年是第二次主动参与向老战士献爱心活动。
华夏银行杭州萧山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杨月军说:“听了老英雄的事迹非常感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民族英雄。我行不仅要做萧山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也要继续服务好民生,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我们的爱与温暖。”
杭州萧山万里汽车修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明强、总经理俞峰等,也参与了这次活动。该公司创建于1985年,是一家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应急救援、技术咨询、汽车租赁“六位一体”的国家一类汽车维修企业。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第三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关爱抗战老兵不仅是传承历史,也是弘扬英雄精神。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有责任去照顾他们、关爱他们!”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正不断汇聚。自慰问活动开展以来,已得到近20家单位的支持,感谢他们为关爱抗战老兵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