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佳佳
国庆节将至,一堂“没有围墙”的实践课,随着城厢幼儿园孩子们的轻快脚步悄然开启。9月28日,幼儿园围绕“何以中国”这一思辨主题,以百尺溇社区为现实课堂,组织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迎国庆活动。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街巷,触摸家与国的脉络。
此次活动突破了传统节庆模式,将迎国庆活动转化为一堂生动的“行走课堂”。从个体到社区,从社区到国家,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结,让爱国爱家情怀可感可触,让文化自信有根可循。
社区即课堂,重构家园文化的认知
活动当天,百尺溇社区化身为“探索乐园”,多条主题路线同步开启,每一条都藏着一个关于“家”的小秘密。
在毛奇龄展示馆,孩子们仰着小脑袋,认真聆听清代学者的故事,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走在直石板弄,他们踮起脚尖观察老墙砖瓦,在老师的讲述中,触摸着街巷里的岁月时光;清厢茶馆里飘着月饼的香气,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跟着茶馆主理人学做小月饼,小手捏着面团,把笑声欢快地揉进了馅料里。随后,党群服务中心传来葫芦丝悠扬的旋律,孩子们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中心公园里,亲子运动游戏热闹开展,孩子们在协作中传递默契,在奔跑中感受集体的力量……那一刻,“家园”不再是一个词语,而是有了声音、味道和温度。
“我们把社区变成一本活教材,让孩子们去触摸、去聆听,让‘爱家园’变成有温度的记忆。”活动负责老师汤佳音表示,通过家园社的密切联动,引导孩子们逐步理解“家园”的深刻内涵,最终让爱国的种子,以一种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的方式,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田,真正理解“何以中国”的答案。
心怀家国,埋下“守护”的种子
如果说社区探索是让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家园,那么园长妈妈的绘本分享,则是引领孩子们用心“读懂”国家的深层含义。园长高飞燕为孩子们带来了绘本故事《和平是什么感觉》。她用温柔的声音,将“和平”化作孩子们熟悉的画面,那是爸爸妈妈温暖的拥抱,是幼儿园里无忧无虑的笑声,是每天起床的好心情。故事的尾声,高园长轻声问道:“我们为什么能拥有这样的和平呢?”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积极回答:“因为有国家保护我们!”“因为有解放军叔叔!”简单的对话,让感恩与责任的种子悄然种下。那一刻,他们也似乎懂得了现在幸福美好生活是因为有人在默默守护;而“中国”这两个字,也正因为有无数的守护者,才显得温暖而有力。
近年来,城厢幼儿园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长式”德育课程体系,构建起全方位、浸润式的育人生态。高园长表示,幼儿园希望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像阳光雨露一样,伴随孩子的成长自然渗透。通过让孩子从熟悉的社区和生活出发,逐步理解自我与集体、家园与国家的关系,让爱国爱家的种子真正生根发芽,引导童心向上向善,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