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沈仲剑)近日,一位网友在小红书发布了一张医生看诊时的照片,并配文《请不要把医生和患者放在对立面》,引发众多共鸣。照片中的医生,是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医生管宏。
那天下午五点多,这位网友带着女儿前往医院急诊骨伤科处理伤口。当时急诊室只有一位值班医生,候诊区还有三四位病人。轮到她们时,推开门,她看见医生正低头匆忙吃着桌上的泡面。网友说:“我们当时说不着急,让他先吃完再看,但他只匆匆咽下一口,就盖上了泡面盒,开始为我们诊治。那碗被搁置的泡面,不知还要等多久才能继续吃完。”
其实那天,管医生和科主任一起在手术室里连续完成了多台手术。最后一台手术结束,他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就无缝衔接到急诊值班。本想趁间隙快速解决一碗泡面,却发生了文中那温暖的一幕。
事情很小,小到连医生本人都觉得“没什么”。但它又很大,引来无数人关注。当管宏得知自己看诊的一幕在网上收获上万点赞,他挺不好意思的。而读到那段文字时,更多的,是被暖到心里。
这位网友写道,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习惯用“白衣天使”“医者仁心”这样的词汇来定义医生,仿佛他们天生就该无私奉献。可褪去白大褂,他们也是会饿、会累、会疲惫的普通人。他们不需要被架上道德的神坛,只需要被理解——理解他们也会因为连续值班而憔悴,理解他们因忙碌错失了休息时间,理解他们在诊室里匆忙用完晚餐。
医患之间从来不该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在生命这条脆弱航线上同舟共济的旅人。当我们不再用神圣的光环去要求医生,才能看见那份最朴素的坚守——在疲惫时依然伸出援手,在饥饿时选择先处理他人的病痛。这种平凡中的坚持,或许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加真实动人。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碰到这样的病人我真的会记很久很久,被理解感觉很暖心(医生网友)。”“看完这个帖子我熬夜学习又有劲了(医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常怀感恩之心。”
小城有大爱。其实在萧山,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令人动容的医者故事,义桥镇联三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洪春炜连续多年定期“上门”为患者护理,用脚步丈量医者仁心;河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董泽飞突破语言障碍尽心帮助外籍孕妇平安分娩,以温暖诠释医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