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盛凤琴 陈伟聪 通讯员 邹紫 来舒)今年,省卫健委要求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审方中心建设。近日,记者从区卫健局获悉,我区区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建设完成,全面启用,为全市首个。
据悉,该审方中心覆盖萧山全域四个医共体,同步上线“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将7家区级医院、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6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监管,通过“系统审核+人工审核”双轨并行,为基层群众用药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区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工作推进到底有何优势?
20日,记者来到了区一医院医共体审方中心。现场,医院三名药师正在进行审方工作。随着区一医院医共体审方中心的推进,对于窗口审方药师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通过数字化应用融入药方审核工作,大大减轻了窗口审方药师的审方压力。
对此,区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孔毅说:“从2023年开始,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我们就已经提前布局,建立了医共体审方中心,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和优化完善,系统审方工作已经从本院扩展到下属的3家院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3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医共体每天的审方量在2.8万张左右,其中只有近4000张特殊情况的处方需要人工审核,其他的都是通过系统自动审核,并在毫秒内给出审查结果,有效提升了处方的合理性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更为关键的是,系统让数据“跑路”代替患者“跑腿”,医共体审方中心配套使用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严把“药方差错”。
孔毅表示,原先在未使用数字审方之前,患者缴费后拿着药方来窗口取药,窗口审方过程中一旦发现药方有误或是对某个药品使用有质疑时,需要患者自己拿着药方再次回到医生处进行处理,退款后再次开方、缴费、然后再回到药房取药,对患者来说一来一回需要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现在,药方前置审核就把药方差错拦在“门外”,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方时,系统可以精准识别潜在不合理用药行为,显著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效提升处方合格率,患者不需要因为方子问题来回奔波,大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为推动审方工作高效运转,区一医院医共体还组建了以牵头医院资深药师和临床药师为核心、成员单位药师协同参与的审方工作小组,实行集中办公加属地办公相结合模式,通过区域医共体审方中心的纳管,实现临床用药的全程化、同质化、智慧化审核与管理,有效克服信息系统接口不一、审方规则重建复杂、药师能力参差等现实困难。
区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全面推进,是我区医共体诊疗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探索,是优化患者诊疗服务的关键举措。后续,我区将持续总结经验,完善审方标准体系,推广有效做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