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3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科技”大展拳脚 农业生产效率翻倍

(扫一扫查看更多内容)

  ■首席记者 龚洁

  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智能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出现在了萧山田间,提升了萧山农业智能化水平,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南阳街道赭东村的蔬菜育苗大棚,有一套进口流水线,每粒种子只要经过机器滚动式播种,就可以自动种入每一个苗盆,之后放入光照、温度和湿度都设定好的催芽室,待48小时发芽后,再移至温度、灌溉系统自动控制的双层膜育苗大棚,根据播种时间到田里进行育苗。这就是杭州大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流程,不仅大大提升了育苗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育苗的品质也更加可控了。

  “目前,萧山很多农业基地都采用了智慧大棚,通过应用微灌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将多项现代技术和装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快速地检测土壤含水量、环境湿度,并按照农作物对水分、养分需求,自动启闭,实现对农作物的按需精准灌水和施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一来,手机上就能实现自动控制,让农业生产更精准。

  智能化不仅在大棚生产中大有作为,在田间作业上也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大田农业作业中,我区重点将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农机定位、导航、自动控制结合起来应用。目前已在80余台插秧机和10余台联合收割机上安装了北斗农机作业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机具进行实时监控、作业轨迹回放、作业面积统计、作业质量核查、综合数据分析等精细化管理。而杭州党湾关荣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的我区首台无人驾驶拖拉机,则彻底解放“人”的束缚,也开启了萧山田间作业无人驾驶的新篇章。

  无人机植保在农业生产上也异军突起。我区在30架农用无人机上配有自动操作系统,应用RTK技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可实现无人操作的植保作业,并进行喷药、播种试验应用。2020年,萧山飞防植保水稻、蔬菜、茶叶等农作物7.29万亩。

  近年来,我区以农业“机器换人”为目标和导向,通过政府扶持、项目带动、示范引领、培训推动等措施,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积极引进试验与示范应用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机装备,使智慧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省市智慧农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化农机赋能现代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农用机“聪明”起来,助力现代农业跑出了“加速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镇街
   第05版:生活
   第06版:财经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去年我区新设外商企业166家 同比增两成
萧报特刊上架新华书店
区政府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
我区开展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推演
“黑科技”大展拳脚 农业生产效率翻倍
我区开展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及特困老人活动
区助残扶贫科创园获评省级残疾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今年我区将建成5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
我区5家综合供能服务站即将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