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贺军
本报讯 近日,市民政局出台《杭州市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工作方案》,我区作为试点单位,将于年底前建成5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让老年人在家也能享受专业的养老机构服务。
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目前养老机构床位不足的现状下,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推出,既可以满足老人在家养老的心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机构的床位压力。
据了解,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主要提供生活照料、生活护理、电子信息化、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和康复以及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6大类服务。通过紧急呼叫、活动监测、视频监控、生命体征监测、智能药箱等智能设备,老人在家24小时受到安全监护。
在6大类服务中,生活照料包括上门做饭、送餐上门、居家清洁、协助行走、陪伴外出、紧急呼叫等;生活护理服务包括洗漱、助浴、喂饭、排泄护理、褥疮预防等;电子信息化服务指安装紧急呼叫、远程监控等设备,紧急呼叫及时上门,常态掌握老人生理及活动情况;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建立健康档案、预防保健、常规生理指数监测等;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包括口腔护理、肢体康复训练、康复理疗等;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服务则包括亲情关怀服务、法律咨询等。
根据规定,照护服务将确保每日上门服务不少于1次,每月累计服务时长不少于30小时,每2周医护人员应至少上门服务1次,真正把机构照护“搬进家门”,让居家老人更安心。
哪些人可以申请建床?据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萧山区户籍的年满60周岁且能力评估达到中、重度失能或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中低保、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根据本人及其家属意愿可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根据民政局公布的试点服务机构自主选择适合的服务机构,并向机构提出设立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年满60周岁且能力评估达到中、重度失能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建床老年人,可依据服务合同并按照实际支付费用的50%给予护理补贴,每人每月最高不超过600元标准。
据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提供照护服务的机构应符合相应服务资质,配有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管理和服务功能的信息化系统和专业团队,可根据老年人照护需求和实际居住条件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且具备对老年人上门服务功能和开展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服务的能力,服务半径范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家庭养老照护床位验收合格后,区民政局对负责建床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补助。
目前,区民政局已经在着手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工作,两年内建成100张床位,为更多老人实现在家舒心养老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