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向上向善的力量源泉。从人民中间涌现出来的“身边好人”,其实就是一种彰显向上向善力量的“好人文化”。挖掘“身边好人”,推崇“凡人善举”,光大“好人文化”,有利于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助力公民道德建设。
身边的好人更有说服力,身边的“好人文化”更有感召力。据《萧山日报》报道,2020年第四季度萧山“身边好人”暨录入美德档案总馆名单公布,15位市民上榜。这15位“身边好人”中,有21年如一日,义务照顾同村孤寡老人的俞海泉;热心公益事业,6年参与上百次公益寻人活动的志愿者沈卫利;坚持无偿献血24年,资助贫困学生17年的周建中:注重学生德育教育,时常带着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献艺的教师韩勇潮;多年不离不弃照顾患病丈夫,用坚强谱写真爱的余完英;先后以公司、个人名义赞助700多万元用于社会、教育慈善事业的企业家马传兴……他们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身边的“好人文化”是向上向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上即进取,向善即崇德。身边的“好人文化”同向上向善一样,是人之为人之本,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需要向上向善力量的涵养,更离不开身边“好人文化”的滋润。无论是向上向善,还是“好人文化”,都能给人以健康、快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都能激发人们崇尚美德的自信心、自豪感。
“好人文化”教化人、培育人、导引人。“好人文化”就是自律、爱人、利人,推己及人,唤起良知、呵护良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人文化”就在人民身边,真实可信,可以对着“照镜子”,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将“好人文化”作为底色,通过政府的大力提倡、民众的共同参与、舆论的共同彰显,全方位营造共传共赞善人、善事、善情的良好氛围,才能形成向上向善力量的聚气合力,将萧山涌现出来的“好人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国有德而兴,人有德而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挖掘“身边好人”,光大“好人文化”,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增强国家和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体现,也是萧山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