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博话题“民法典解答孩子红包能不能自己保管”冲上热搜,压岁钱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红包就是纯获利行为,孩子可以交给家长让他们帮忙保管,但是保管也只是保管,家长不能替孩子花,8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一个分界线。
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可以帮忙保管压岁钱,但钱还是属于孩子的。
无数网友炸了锅,不少人哭诉,规定来得太晚,从小到大都没看到过还回来的压岁钱。不少人调侃,这下可好,压岁钱从“全不还”到了“全部还”。还有人感慨,爸妈的“套路”系列之“压岁钱我替你存着”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
律师表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8周岁及以上的孩子可以将红包交由家长保管,也可以自己保管,同时也可以利用压岁钱实施符合其年龄智力的行为,如购买书籍文具等。
8周岁以下的孩子,属于民法典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由法定代理人即家长代理实施民事行为,也就是要由家长保管孩子的红包。
但必须提醒,8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孩子,如果拿红包里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打赏主播,这就属于不符合年龄智力的行为,需要家长同意或者追认后才有效,如家长拒绝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该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满16周岁也可要求父母归还红包钱。
那么孩子的压岁红包该怎么管理呢?有些父母会给孩子开个银行账户存起来。
13岁的天顺(化名)上小学五年级,今年收到了5000多元压岁钱,前天刚和妈妈一起去银行把钱存掉。“现在银行有专门的小额存折,给小孩们存压岁钱,小天顺已经存了2年。”妈妈说,小天顺之前的压岁钱都是直接开学交了学费,这两年大家都流行存起来,小天顺也说要存起来,妈妈就带着小天顺去银行一起办理。而且,小天顺的存折都是自己保存的,家里有一个小的保险箱是属于小天顺的,小天顺的“贵重物件”都在里面呢。至于这笔钱以后要拿来做什么,小天顺说还没想好,先存着。
小宝今年四岁半,上幼儿园中班,有个姐姐,六年级,今年小宝已经收到6200元左右的压岁钱,都交给父母保管。“我用自己的名字帮她们开了一个账户,每年就把两姐妹的压岁钱存在这个账户里面。”小宝妈妈说,现在这个账户里已经有五万多元了,这笔钱以后会花在两姐妹的学习上。姐姐每年也有“权力”从这笔钱里面预支一点出来,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今年姐姐就打算从父母那边预支200元,去买自己喜欢的文具。
记者同样问了周边好几个有孩子的家庭,大多表示孩子的压岁钱家长并不会挪用,而是当作成长金一样帮孩子存着,等孩子需要的时候再帮孩子提出来。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