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7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姓“寻常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记者 龚洁 通讯员 邵舒骏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以来,我区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核心,统筹安排、创新落实、学用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萧山建设发展全过程,将“民呼我为”主题活动作为切入口,把准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加快数字赋能,形成合力解民忧破难题的良好局面,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群众“出题”  政府“答题”

  “有了这个停车场,我们来坐地铁就更方便了。”一大早,家住瓜沥镇的陈先生将车停到了地铁7号线坎山站附近的新建停车场,无缝对接坐上地铁去杭城办事。如何解决地铁7号线坎山站周边的“停车难”问题?瓜沥镇主动作为,通过开辟公共停车区域、优化公交路线、增设公共自行车点位等途径,为群众排忧解难。

  萧山在推进“民呼我为”主题活动中,把聚合民心和改善民生作为活动的聚焦点和主攻点,全力以赴打通民诉“堵点”,全心全意破解民生“痛点”,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事”。

  北干街道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开设全区首家蜗牛驿站。通过与快递行业结合,以残疾人参与运营的方式为主,辅之以培训、辅导等形式,在减轻残障人士家庭负担的同时,协助其心理康复。为了有效治理扬尘,市生态环境萧山分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裸土覆绿”专项整治行动,采取绿化、覆盖、硬化等方式,完成裸土整治266个,面积约1127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民生即民心。今年以来,我区扎实推进“办实事、解难题、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推出了以“六大平台听民意”“十大攻坚惠民生”“十大关爱暖人心”“十大举措减负担”为主要内容的“民呼我为”事项清单,从最热点的问题抓起、从最具体的小事做起、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数字赋能   智慧生活

  智能互联时代,催生了更多个性化民生需求,也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民呼我为”主题活动中,我区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民生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加快形成一批群众爱用、基层受用的数字化改革成果。

  车窗抛物、乱扔乱倒、杂物堆放……种种不文明行为,让市民群众叫苦不迭。萧山“文明云监管”平台,通过“云端”收集市民群众反映的不文明现象,联通城市大脑2000余个探头,打通线上交办链,建立常态化城市文明监管机制,累计交办各类不文明事项10000余件。

  “老有所养”不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营养康复、健康照护等各方面的养老水平,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在萧山,三大智慧养老场景,让老年人收获了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安居守护”为高龄孤寡、空巢老人在家中配备“数字保安”,后台监测,并由专业团队24小时值守。“康护到家”整合养老、医疗、康复机构等资源,把养老床位“搬”到老人家里,让老人在家中享受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E键乐养”实现养老服务信息查询、养老行业动态管理和涉老领域数据统一归集的集成。

  为了满足民之所需、民之所盼,萧山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始寻求助推数智新萧山发展的“更优解”,从公共数据平台雏形显现,到多跨场景助力全域智治,再到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实验室,在这个螺旋式迭代过程中,高分答好“民呼我为”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调查
   第05版:专版
   第06版:民生
   第07版:财经
   第08版:房产
百姓“寻常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高新区(滨江)党政代表团来萧考察
区政府领导带队督查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
坚持亚运总牵引 打造都市“新封面”
区政协召开专题政情通报协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