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2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政府召开第十六届第三十六次常务会议

  ■记者  黄婷

  本报讯  6月30日,区政府第十六届第三十六次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学习了《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审议并原则通过《萧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安置小区城市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区长章登峰主持会议,副区长吴炜炜、方军、张亮参加。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祥富,区政协副主席姜国法应邀列席。

  今年入梅以来萧山已经历多轮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学习《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是进一步规范各级各部门管理职责、科学应对洪涝台旱灾害的必然之举,对进一步健全基层防汛防台抗旱体制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各级各部门要认真传达学习,对照《条例》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备勤,坚决做到履职尽责。要强化隐患治理,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落实闭环管理,及时、科学、精准处置各类险情。推动数字赋能,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细化指挥体系,提高风险隐患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要形成部门合力,防汛防台防旱是系统工程,要根据条例分工,厘清镇街、平台职责,理顺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联动,增强工作合力,抓好工作落实。

  会议认为,生物医药作为萧山“3+3+3”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萧山产业格局重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加速萧山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创新发展,为萧山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要项目为王,强化招引,对照先进典型、查找短板不足,精准制定招商政策,完善空港、科技城等空间载体,紧盯创新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等头部企业,加快形成头部企业的集聚效应。要强化落实,构建生态,按照项目化、清单化的工作要求,强化专班业务指导,有效发挥基金效能,加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坚持项目全周期管理,确保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加快推进安置小区城市化建设对提升我区城市品质、优化群众居住体验、完善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整体谋划,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充分做好前期各项工作,以拆迁安置小区城市化建设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后续城市化工作打下扎实基础。要平稳推进,妥善处理资产量化、干部安置等工作,积极优化辖区划分,充分考虑并及时化解个性化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要创新机制,强化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应用,进一步完善安置小区城市化建设后续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要闻
   第07版:专题
   第08版:财经周刊
   第09版:房产 家居
   第10版:生活
   第11版:广告
   第12版:小记者
我区各界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
区政府召开第十六届第三十六次常务会议
党中央决定: 追授鲁冠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萧山籍代表受邀至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