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2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花边 千丝万缕总关情

王丽华将一幅珠绣五星红旗赠予区档案馆
挑花曾是妇女人人必学的技艺
精美的手工花边制品

  ■记者  魏乐钇  通讯员  陈新

  一把素棉线,一根绣花针,最简单元素的材料,却在心灵手巧的萧山人手中被钩挑成一幅幅精美的花边。萧山花边作为目前仍流传下来的女红之一,已成功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鲜红的绣线、成串的珠粒,近日,萧山花边非遗传承人、萧山花边研究所所长王丽华将一幅珠绣五星红旗赠予区档案馆。绣品无论从制造技艺的精美程度,还是情感寄托的角度都显得尤为珍贵。 

  在此之前,王丽华也曾向区档案馆多次捐献珍贵花边作品。翻开泛黄的一页页旧档案,属于萧山花边的那个时代历历在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花边手艺逐渐式微,一些老绣娘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如今在萧然大地上,依然有这门手艺的坚守者。她们手艺娴熟,几十年如一日的伏案钻研工艺,甘于不为人知的寂寞,用持之以恒的毅力诠释着匠人精神,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挑花边,曾是萧山“女儿红”

  据区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萧山花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由意大利威尼斯流传到萧山。当时沙地区妇女,为了养家糊口,纷纷拿起挑花针,互相传学挑花边技艺。从此,花边不仅在坎山生了根,还传播到整个沙地区,甚至临近的绍兴和余杭。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动荡变革,为适应花边生产的发展,1970年12月萧山花边联社及7个花边工艺供销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了萧山花边厂,后称萧山花边总厂,萧山花边自此走上辉煌之路。

  不同于轰轰烈烈的花边发展史,在王丽华的回忆中,花边的记忆是温馨又美好的。

  在乡镇的廊檐下、堂屋内、弄堂口、竹园里、树林间,处处在飞针走线。她们之中有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有风姿绰约的年轻媳妇,有俊俏而充满活力的姑娘,也有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在她们的双手上、银针下,朵朵玫瑰在绽放,一串串葡萄在成熟,各式各样的花卉、瓜果图案巧妙别致地连缀一起,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制品。

  “当时这些学艺的妇女,只把挑花作为糊口活命的一条生路。我家那时候从事花边厂收发工作,每天见到各色各样的花边产品进出。5岁的时候我就学会了编织。”说起学习编织的往事,王丽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并没有刻意去学习手法,我母亲当时也是一位编织女工,每天看她穿针引线,从小看她坐床头或桌边,手拿纸样,‘忽喇、忽喇’挑花边的情景太过熟悉,耳濡目染记住了其不同针法的名字,比如‘网眼针’‘旁步针’‘花散针’‘十针’等,慢慢地自己也能够上手了。”

  王丽华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年代因为花边风靡,家中大如窗帘、桌布,小如杯垫、杯套,一切花边制品只能靠自己摸索着做出来,所以那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让女孩子选择花边技术并以此为荣。王丽华也是十七八岁时开始正式接触花边这个行业。

  技艺传承,用“美”回报时光

  萧山花边是萧山轻工业的品牌,是萧山乃至中国的骄傲,曾为萧山赢得了莫大的荣誉,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最开始的时候花边原料棉线差不多50元一公斤,做一个简单的杯垫是1块钱,手巧的女工一天可以挣近百块,这在当时也算是高薪职业。”“后来到了80年代,机器代替了人工,花边厂的销量有了更加明显的提升。”

  “手作的珍贵在于它和机器制造的产品实质与内涵大不相同,机器做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手工的一针一线都有生命。”王丽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热爱,她深入研究花边技艺,还拜师亚太工艺大师赵锡祥先生。为了更好地掌握色彩艺术,王丽华更是特意跑去中国美院深造。

  十八岁、三十岁、四十岁……做了大半辈子的花边手艺人,45岁的王丽华手指也在年深日久的手持绣针以及整理棉线中布满老茧。时光荏苒,现在王丽华依然坚守在花边传承人这个岗位上,工作室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出自她的手笔。“绣活看得见,摸得着,只要肯思考、细心做,一定能做好。”这些年来,王丽华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专注且坚持只做好这一件事。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如今花边艺术更多的是作为艺术品珍藏、工艺品出售。王丽华的工作室如今每周都会接待前来体验的市民。“体验者大多都是青少年,这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是一种考验。把心沉下去做好一件事,也希望通过我们花边体验课的经历,让花边文化得以一代代传承。”

  保护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发展它,让它和这个知识时代、经济时代去结合。“今年我上高中的儿子用花边工艺做了一把扇子送给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学的,或许也跟我一样是耳濡目染,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说到这里,王丽华脸上写满欣慰和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要闻
   第07版:专题
   第08版:财经周刊
   第09版:房产 家居
   第10版:生活
   第11版:广告
   第12版:小记者
紧抓亚运新契机 创新聚能谋新篇
我区举行2021年“廉政时评300秒”决赛展演
党史中的浙江地名·杭州篇在萧山开展
庆建党百年灯光秀
7月1日起萧山全面恢复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
百年花边 千丝万缕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