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瞿缦云:从河上大桥村走出的“济世良医”

新修缮好的故居正面墙上,写着毛主席“老当益壮”的题词
瞿缦云故居正在进行布展
故居大门中部雕花图案下,还留有主人亲手写下的“瞿缦云之家”的英文
《河上镇志》主编钟妙明介绍萧山名人

  ■记者  魏乐钇  通讯员  陈新

  从参加革命时的满腔热血,到延安时期的老当益壮,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不忘初心,他的一生,一心忠诚跟党走,救死扶伤为人民。这位从河上镇大桥村走出的爱国青年,正是被后世誉为“红色济世良医”的瞿缦云。

  档案承载历史,历史启迪未来。认识瞿缦云,还得感谢一批史料和档案。近期,萧山河上镇瞿缦云的故居正在升级纪念馆,不日将向社会开放。《河上镇志》主编钟妙明说,“我们萧山南片有这么一位‘济世良医’,让家乡人很是骄傲。筹建纪念馆,就是为了让后人重温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感受烈火粹金的精神锋芒。”

  学医报国,首创萧山西医医院

  瞿缦云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年少时在家就读私塾,清光绪三十二年卖田求学,考入由英国人梅藤根创办的杭州广济医科专门学校,开始了学医生涯。

  然而战争的炮火打断了原本平静的学生生活。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时正在广济医校孜孜求学的瞿缦云和其他第七、八届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弥漫的硝烟和危乱的局势。1912年1月21日的《民立报》还曾刊登过一封江宁王顺昌致瞿缦云等人的感谢信,言辞均是感谢其救死扶伤。

  1912年,瞿缦云回校要求补考,以获得毕业证。然而校长梅藤根不允,只同意发给一张凭证。凭证写着:“该生等爱国心切,急赴战地救伤,不及考试,为此补发一纸,以作凭证。”后来,他和其他几位同学到教育部登记,教育部则认可了这一凭证,认为这是爱国文凭,予以医师职业登记。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更加坚定了瞿缦云以医报国的初心。

  回到家乡萧山,瞿缦云获得了地方士绅陈姓叔侄资助的1000银圆,在县城仓桥上街开办了萧山第一家西医医院——萧山医院,以医术报国救民。

  通过泛黄的档案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萧山医院作为萧山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虽然当时只有5名医生、护士,但这家医院的成立打破了萧山以往没有西医医院的局面,真正意义上把西医学引入了萧山百姓日常治疗中。

  红色引领,主动参与农民运动

  1927年,几经周折的瞿缦云入党后,更是积极地投身于革命工作。

  同村老人瞿炳麟生前曾说:“自接受革命思想,加入共产党后,思想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摒弃旧友,结识农民,生活水平也骤然下降,他吸着低级的香烟,穿着草鞋,深入农村宣传革命思想,深得农民群众的信赖。凡他到过的乡村,男女老少都尊称他为‘缦伯’”。

  这其中著名的即是南乡运动。彼时萧山南部山区沈村、上堡等地农民生活非常困苦,与地主的斗争也日益高涨。作为农民部长的瞿缦云坚定地站在农民这边,利用职务之便,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以成立农民协会、实行“二五减租”为主要目标的农民运动,给深受地主压榨之苦的老百姓极大地鼓舞。

  在萧山红色历史上,曾有“东有李成虎,南有钟阿马”一说。殊不知,瞿缦云还是钟阿马的介绍人。“正是农民协会,瞿缦云与钟阿马相识。在瞿缦云的影响下,钟阿马自觉串联农户,团结广大贫苦农民,为各地建立农民协会而奔走。”钟妙明向我们展示了一枚农民协会的徽章,“瞿缦云作为钟阿马入党推荐人,身体力行传递了共产党的先进理念。”

  老当益壮,积极为民诊疗

  抗战全面爆发前夕,瞿缦云来到延安,开始担任医疗方面的职务,负责救治伤患。作为一名西医学科的医生,他在工作之余仍不忘研究中医。不仅自学了刮痧等中医技术,并时常用中医的一些小技巧为党校学员缓解病痛。

  在瞿缦云故居展览馆中,记者看到了一封登在1912年1月21日的《民立报》上的感谢信,信中说:“鄙人有子在家庭,年十八岁,在雨花台附近嬉戏,误触炸弹……”言辞恳切地记录了瞿缦云与同伴们偶遇病人助其痊愈的全过程。

  1962年瞿缦云六十寿辰时,毛主席因瞿缦云工作积极,医疗技术精良,亲笔题写了“老当益壮”四字祝贺(现藏于中央档案馆)。

  瞿缦云担任北京进修学校副校长后,提出中西医结合、创造新的中国医学的想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医疗卫生保障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根据现存的档案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年过七旬的他当时依然积极整理医学资料,千方百计地为医务人员查阅资料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透过档案,见证历史。走入7月下旬即将完成改造的瞿缦云故居,回顾他的一生,他走过的路,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探索民族独立、祖国富强的道路,追求光明、甘于奉献、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他和所有优秀的共产党人一样,如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他用踏踏实实的一生,为我们诠释和拓展了“大医”的深刻内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镇街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广告
   第08版:财经周刊
瞿缦云:从河上大桥村走出的“济世良医”
闻堰街道老虎洞村党委:红色党建筑强基层堡垒
我区召开电力迎峰度夏工作部署会
杭州市农村建筑工匠大比武在萧举行
宣纪法:人退休了 但党员身份不能“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