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宇倩
完善老年食堂规章制度、为全村老年人上门送餐、协助制定爱心基金会章程……一件件民生实事,如同点点春雨,滋润了华锋村老百姓们的心田。“作为一名老党员,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党员身份不能退休,要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有着52年党龄的宣纪法说。
宣纪法今年73岁,是进化镇华锋村人。退休后的日子里,他一直身体力行,履行着一名老党员的光荣职责。
2019年,华锋村创办了进化镇第一所老年食堂,邀请有着3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宣纪法过来帮忙。“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人民干实事、谋福祉。” 抱着这样的信念,宣纪法与村里3位退休干部一起负责老年食堂的日常管理,包括建立规章制度、检查环境卫生、管理食材等。
每周一至周五,宣纪法和大家一起组织志愿者为全村40余名8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上门送午餐,解决他们的就餐难题。在4位退休老同志的管理下,老年食堂成了老百姓值得信赖的安心食堂,老百姓的笑声多了,矛盾少了。
老年食堂运营得有声有色了,宣纪法开始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2020年下半年,村里成立了孝亲福地爱心基金会,宣纪法协助制定基金会章程和负责基金会的具体运作。“当村里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就能第一时间送上帮扶。”宣纪法说,自基金会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共救助了20多位群众,包括特困百姓、抗美援朝老兵遗孀、现役军人等,实实在在把钱用在了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刀刃”上。
此外,宣纪法还积极参与村里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规民约起草工作,协助村里推广垃圾分类积分制,积极参与村里的爱心银行、爱心超市、爱心菜园的协调组织工作等,“通过2年多时间,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减少了,民风变得更好了。”宣纪法说。
这些年,宣纪法一直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他曾被评为杭州市业余教育先进工作者、萧山市优秀共产党员、萧山市先进工作者等。“作为一名老党员,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这种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贡献的初心,做到对得起党、对得起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