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7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相百态

劳动的新规

  ■瞿春红

  临近毕业季,儿子成了班级大忙人:复印资料,协助图书室整理全校24小时自助借阅柜,处理班级多媒体各种突发状况……

  有一个礼拜,儿子每天都会和同学召开视频会议,一起商量“辩论”比赛,讨论得风生水起;有几天晚上,儿子晚饭后就赶回学校,和小伙伴预演“六一文艺汇演”,身兼导演、编剧、播放数职的儿子,做得有模有样。毕业考结束后,儿子和他的好朋友相约去万象城活动,儿子规划了出行路线、餐饮地点、活动方式等,成为伙伴们的灵魂人物。

  事实上,儿子六年级前,我一直担心儿子的劳动能力。和每个独生子女一样,儿子在家就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人设,即便每次家庭作业中都有“劳动”要求,可在“4”对“1”的家庭环境中,儿子连端碗饭放双筷子的机会都没有,每次上交劳动照片或视频,都得刻意给他创设劳动机会,这样的劳动舍本逐末,不要说什么“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了,连最基本的自我服务意识都极为寡淡。

  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每个时段都与劳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学里最怕放农忙假,每天天不亮就跟着父母下田割稻、打稻,装谷子、推双轮车,稍一偷懒,暴躁的父亲就会破口大骂,好不容易把家里三亩田收割完毕,假期结束了。渐渐长大后,劳动内容也越来越拓展:抬粪桶是每周一课,抬谷子碾米是每月一课,开学初的校园拔草等清理工作是每学期一课,村里挑塘泥是每年一课……至于依着时令分布在各个季节的打理菜园、饲养家禽,以及洗衣做饭打扫等日常家务,学校里的值日工作更是俯拾皆是。

  在劳动历练中成长起来的我深谙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性:因为劳动,我们变成人!为人母后,更是希望儿子能接受系统的劳动教育,体验劳动的辛苦,品味收获的甘甜,发自肺腑地滋生出踏实的敬业精神和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可是,科技解决了稻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劳动艰辛,保洁行业的崛起解放了家庭主妇的劳动压力,随着劳动教育范围不断缩小,儿子在劳动中的体验也不够真实、深刻。我一度非常担心儿子会缺失勤劳节俭、责任担当等方面的优秀品质,直到毕业季来临,儿子的表现不仅让我刮目相看,也让我领悟了被忽略的现状:时代在改变,劳动观念也在改变,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教授班建武如是解读新劳动教育:“在功能上,使个体在劳动教育中获得自我存在感和意义感;在实践上,新劳动教育走的是学科整合教育道路,追求的是科学性和专业化的实践路径,最终完成的是一种融入学校文化的劳动教育。”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劳动教育早已突破了纯体力折磨的范畴,而是走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和谐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生活之中。

  从儿子毕业前的这份“劳动考核”上,我欣慰地觉察到,劳动已经深入到儿子的精神生活中,在儿子这一代少年的世界里形成了新的规则和智慧!儿子和他的伙伴们,同样会用劳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人生感悟~~~
闲坐烹茗~~~
世相百态~~~
湘湖诗会~~~
风景独好~~~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梦笔桥
   第04版:文化 悦读
田野的浪
那一抹耀眼的紫
坦洋的“工夫”
劳动的新规
从未忘记
夜走新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