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维松
邵燕祥离开我们快一周年了,谨撰这篇小文作纪念。
邵燕祥是著名诗人,也是新时期最具鲁迅风格的杰出杂文家之一。他的杂文充满历史责任感,见微知著,洞察众生,评说世象,匡正时弊,且融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汪洋恣肆,文采斐然,读来妙趣横生,而诗人固有的那热火般的激情益增其艺术感染力。邵氏杂文的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是多方面的,他的杂文诙谐风趣,具有一种谐趣美,能够使读者得到如鲁迅所说的“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鲁迅《小品文的危机》),给人以美的享受。
鲁迅说杂文这种有骨力的短文,只寥寥几句,“也要有一点常识”。(鲁迅《商贾的批评》)鲁迅的杂文由广博的知识填底,何止是常识。邵燕祥同样是位知识渊博、眼界开阔的杂识家。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举凡古今中外,天南地北,茶余酒后,世道人心,花鸟虫鱼,乃至龟板鳖壳,信手拈来,皆成其杂文作坊的原材料。行文左右逢源,涉笔成趣,庄重中有诙谐,严肃中有幽默。在《百草有用论》中作者简直是药物学家,如数家珍般漫谈罂粟、曼陀罗、巴豆、北五加皮、常山、蛇床、藜芦、附子、生半夏、鹅不食草等,各有药用价值,指出只知其有毒,不知其有用,是我们知识的不完全。“至于见无毒花卉草木而惊呼毒草,那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神经过分紧张所致吧!”作者以自然界花卉草木的有毒为话题,善意地指出一个时期文艺界存在的草木皆兵般“惊呼毒草”的“神经过分紧张”状态,使人记忆犹新。(《大题小做集》)在这儿邵氏杂文托物兴讽,委婉曲折,波澜不惊,知识性起到重要作用。
知识性,也是邵氏杂文针砭时弊的助手。作者在《觉慧会不会变成高老太爷》写到话剧《家》中觉慧、觉新、梅表妹、瑞玉、高老太爷,写到影片《红衣少女》中的然然、祝文娟、韦婉、姐姐、妈妈,写到清末的章太炎、“五四”时期的钱玄同、鲁迅,写到20世50年代作家刘宾雁、王蒙及评论家王秋耘,诸多人和事风云际会,如蒙太奇般呈现在读者眼前,用历史观照现实,只为说,在中国国土上最终肃清使觉慧变成觉新以至高老太爷的土壤和气候,是有希望的。(《忧乐百篇》)语言平淡,看似东扯西拉,细细体味才觉得邵氏杂文诙谐风趣,于平淡中蕴含深刻的内涵。
鲁迅说,“夹杂些闲话或笑话,使文章增添些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鲁迅《忽然想到(二)》)邵燕祥深得此中三昧,他的杂文在叙述过程中夹杂一些历史掌故、逸闻趣事,乃至生活花絮、市井笑谈,使文章生动活泼。在《吃罚酒》一文中,作者认为《兰亭集序》的最有趣处,在于记下了与会者中没有赋出诗来的挨罚的人的姓名,罚酒的杯数。风趣地说:“却原来在风流人物的雅集上,竟有这不用动脑筋的‘罚酒’好吃。‘诗各不成,罚酒三觥’,只要不想冒充斯文,你们自做你们的诗去,我自管喝我的酒来。”(《闭门日札》)那么,那些不动脑筋拿不出好诗赋而冒充着斯文,却有“敬酒”好吃的今人又当做何感想呢。
邵氏杂文运用比喻、隐喻、比拟、讽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但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而且文章摇曳多姿,富有谐趣。在《说“看客心理”》,作者由鲁迅年轻时不堪忍受中国人围观同胞被外国人绑赴刑场砍头表现出的麻木,终于弃医从文,以疗救国民性的病态说起,“我想到杀猪。捉猪的时候群猪乱叫,等到捆住其中一头,别的猪就无动于衷地各自觅食去了。刀子不捅到自己身上,就甘做‘没事人儿’,这是猪。”这一比喻看似刻薄,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点准了“看客心理”病灶的穴位,施以针砭艾灸,令患者酸麻痛胀,邵氏杂文尖锐讽喻又带幽默的语言特色可见一斑。
邵燕祥杂文对于社会生活中的陋俗、歪风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带批评口吻,有时含揶揄意味。其笔法亲切轻松,诙谐有趣,常令人发笑。但不是“为笑笑而笑笑”,而是使人在笑了之后去思考去回味,所以其讽喻的趣味是积极健康的,同样能给人美感。例如,在《鲁迅“丑化”了阿Q吗?》一文中说,出于好意当面指陈阿Q头上的癞疮疤,为的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徜知好歹,而不讳疾忌医,那本来大可不必光火。这时如果有看客偏说阿Q的癞疮疤不但不是缺点,而且化脓时艳如桃李,结疤后光照人间,那才是居心叵测而且无耻。”(《邵燕祥杂文自选集》)邵氏杂文善意嘲讽了“讳疾忌医”和“为阿Q讳”的世俗病态。
邵氏杂文这种与人为善含蓄委婉的讽喻,是鲁迅杂文讽刺艺术在新时期的体现。作者爱憎分明,胸襟开阔,血是热的。茅盾说:“讽刺作者的笔触是冷峭的,但他的心是热的,他是希望今日他讽刺的对象明日会变成被他赞扬的对象。”“没有一颗温暖的心的,也不能讽刺。”(茅盾《暴露与讽刺》)邵燕祥热爱人民,有“一颗温暖的心”。早在1949年2月12日,青年邵燕祥在《北平日报》以“汉野平”署名发表《警告美帝新闻记者》,针对合众社记者污蔑北平(北京)人民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责问“有什么理由可以禁止北平人民在打垮了、战胜了最后一个‘征服者’敌人的时候,不对人民自己的军队来一个‘热闹的欢迎’呢?”(《找灵魂》)赤子之心,溢于言表,而律动于他的杂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