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祯柔
家中有本《昆虫记》,但因我对生物不感兴趣,从来未曾翻阅过。这个夏天,我从书架中把它翻出来。因经久不曾动过,书的封面上掩盖着一层灰,便用手轻轻拂去,将书捧入手心。
为什么突发奇想翻出来看,在于家中那只“消灭不了”的条纹蜘蛛,我非常讨厌蜘蛛,它的模样令人起一层鸡皮疙瘩。书中是这样描述它的:
如果有人在野草丛里或柳树丛里搜索的话,我祝福他能找到一种神秘的好东西:这是条纹蜘蛛的巢。正像我眼前所呈现的一样。
无论从举止还是从颜色上讲,条纹蜘蛛是我所知道的蜘蛛中最完美的一种。在它那胖胖的像榛子仁一般大小的身体上,有着黄、黑、银三色相间的条纹,所以它的名字叫“条纹蜘蛛”。它们的八只脚环绕在身体周围,好像车轮的辐条。
法布尔先生将条纹蜘蛛描述得很美,但我并不喜欢它,长得如此奇奇怪怪的,竟然也算“好东西”?我实在不敢苟同。
盛夏,一入浴室就在墙上发现一只足有拳头大小的蜘蛛,真是意料之外,把我吓得那叫一个毛骨悚然,魂飞魄散。一溜烟儿跑到客厅抽了本旧书准备请它“归西”。可令人头大的是风风火火赶到浴室,那蜘蛛居然不见了!气得我头顶都要冒烟。这不,为了逮住这位“高人”我不得不借力于书籍,搜找它的习性了。
“它捕获猎物的武器便是那张大网,网的周围攀在附近的墙壁上。它的网和别种蜘蛛的网差不多:放射形的蛛丝从中央向四周扩散,然后在这上面连续地盘上一圈圈的螺线,从中央一直到边缘。整张网做得非常大,而且整齐对称……”
读到这里,我立马想着实践实践,但又被精彩的剧情吸引住了,根本移不动脚。文中对蜘蛛的描述十分生动有趣,富有灵气。《昆虫记》是法布尔先生著的,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成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做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他的主要作品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而法布尔先生在《昆虫记》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昆虫的喜爱与向往。
从蜘蛛那章开始看,慢慢将整本书看完,我才知道大自然原来有如此多的奥秘:残忍的金步甲,从小生活在土地里的蝉,寄附于动物的寄生蜂……看完还觉得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砂泥蜂了。砂泥蜂会经常给一些毛虫做“外科手术”,它们挖开一块块土地寻找毛虫,将自己的螯针刺入毛虫的脑袋使其麻醉,再享受自己的猎物。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自己打败敌人所取得的胜利:抖抖翅膀,弯弯触角,猛地向猎物冲去。但令人遗憾的是,蚂蚁们夺取了它的劳动成果,它看起来非常沮丧,甚至于连新毛虫出现也被无视了。
法布尔先生用他自己的方式,令我们记住了这些昆虫,也令我们记住了他,他的著作里拥有一片美丽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