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益欣
作为曾经的报社同事,我对“才子”李仲芳充满钦佩。翻看他的微信朋友圈,得知最近他勤于山水画创作,上段时间他从雁荡山写生回来,创作了不少作品,而书画之外,他还兼有诗文,读来颇有感触。
李仲芳多才多艺,我最初认识他时,是因为书法。后来熟悉他是绘画,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萧山区美术家协会主席,读了他的《来楚生评传》,又发觉他精通篆刻,他的《百年篆刻》一文,权威杂志《新华文摘》摘登了近万字。而他的才华也是他当年进报社、后来特招进萧山区文联的一项重要条件。
近十多年来,李仲芳致力于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个案的研究,收集、整理、撰写、出版了许多书画家的传记,有《任伯年评传》《陆俨少传记》《来楚生评传》以及当代著名画家曾宓、卓鹤君、吴山明、陆秀竞、朗承文等的传记类书籍《容我漫索》《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卓鹤君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吴山明卷》《千岩竞秀》《大路朝天》,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在书画艺术领域实为少见。
书、画、印三种艺术形式,有联系又各不同,如同围棋,入门容易,深入则非常艰难。
传统的中国绘画,诗、书、画、印结合,几个艺术门类融为一体,内涵精深,境界高华,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但是能够兼修诗、书、画、印并有一定成就,异常艰难,在中国文人画领域,这是一种远大的愿景。因此,潘天寿先生曾说过:“艺术不必三绝,而须四全”。
李仲芳的山水画创作之所以傍依传统而不显迂腐,他的书法创作随笔挥洒而毫无浮浅之气,关键在于他背后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李仲芳的旧体诗不算多,但每一首都空灵优美, 如近来有一首七律《梦伊犁》:
胡马戍楼羌笛衰,赋诗边塞料如斯。
天山磅礴横云阔,大漠苍茫落日迟。
戈壁曾遗秦简牍,盐湖犹照汉嫱姬。
毡房歌罢驼铃远,分馕烤羊酒满卮。
苏东坡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李仲芳的山水画具有一种由综合人格修养锤炼而出的、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典雅大气,而特具他自己的人文构想,他的书画作品从整体上强调的是精神气质的高雅、充实与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