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1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湖新苗

扁豆的记忆

  ■彭齐乐

  昨天在菜场看到扁豆,是那种青白色的半月形豆荚,恍然一惊:秋天了吗?暑假要结束啦?印象中,扁豆是秋天的植物。

  小学的时候,每个暑假都到乡下奶奶屋里住,高房大屋,比城里宽敞舒适还凉快。乡下的老宅还有一个大铁门围着的大庭院,一群小不点成天玩,最让人喜欢的是在大铁门那里穿来穿去。奶奶几个月之前种下的扁豆,这会已爬到围墙上面,形成一条花廊,那些藤蔓还在往前攀爬,在大铁门上缠绕成一道瀑布,紫色白色红色的花一簇簇一串串一嘟噜一嘟噜地盛开着,好像电视里结婚的场景,引得我们几个在铁门下往来奔跑,充满遐想。

  临近中午,奶奶会提着竹篮出来摘扁豆。她不让我们插手,嫌我们不会摘。这也太小看我们,不就是一掐一摘的事么,太简单了。我们背着奶奶偷偷摘下一大捧,本以为她会惊喜,却不料她见了直皱眉,连连说行啦行啦。中午是红焖扁豆,奶奶先端了一碗出来,招呼我们道:快来尝尝你们自己摘的扁眼豆。奶奶一直把扁豆叫成扁眼豆或者羊眼豆,我听了很想笑。扁豆一荚一荚卧在碗里,我们抢着去挟,吃到嘴里,味道不太好,糙糙的,我们把荚吐掉,豆子在嘴里也嫌老了些。

  “跟你们说不要摘偏不听,看看,摘老了不是。”奶奶说完又端出一碗。碗里也是扁豆,嫩嫩的,软软的,泛着汪汪的油珠。吃到嘴里,里面的豆子与外面的豆荚浑然一体,鲜味十足。至此我才明白她不让我们摘的缘由了。

  在乡下的庭院里写完最后一页暑假作业,抬眼望出去,大铁门上扁豆花已经沐浴在夏末斜阳的余光里,天气还是热。奶奶停下给我打扇的手,起身,去冰箱里端出一碗冰镇扁豆汤,白色的扁豆已经看不见整颗的,早已融化成糊状。这汤她炖了好几个小时了,我写作业时闻到的香味,就是扁豆发出的。自我来到乡下,至少已经喝了十来遍这样的冰糖扁豆汤了。用奶奶的话说,扁豆是味好药,吃了不会腹泻,女孩子还不会长痘痘。这后面那句“不会长痘痘”五个字,牢牢嵌入了我的耳朵,引得我大口大口喝下扁豆汤。确实好喝,沁凉,甘甜,有回味,最重要的是我会有一张光洁的脸。

  我被父母接回城里的家,开始准备下学期的功课。奶奶送我们出来,很远还看见她站在扁豆架下,秋风吹起了她的衣襟,似乎她的白发也跟着扁豆花一起在舞动。

  高中功课多得要命,暑假忙于上补习班,去乡下看奶奶的次数少多了。偶尔,父母会把奶奶的近况告诉我,说她很健朗,经常去庙里为我烧香,要我好好学习。待我考上大学,去了远方,与家乡与故土渐行渐远,跟奶奶的联系也仅限于电话。有次奶奶在电话里顺嘴说道:扁豆又开花了。我淡淡地回了句“这样啊”,把她的许多想法闷进肚子里。

  今年雨水稠密,暑假被台风暴雨分割得七零八落,无聊无趣得很。直到昨天看到了扁豆,我才想起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我要去乡下看望奶奶,要去尝她老人家做的扁豆汤,要在大铁门的扁豆架下跑来跑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湘湖诗会~~~
凡人脸谱~~~
湘湖新苗~~~
背包揽胜~~~
闲坐烹茗~~~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湘湖周末
   第04版:梦笔桥
手是最灵巧的工具
秋兴
陪我行路的老师们
扁豆的记忆
从古渡到老街
修补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