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爱的艰巨性

  ■陈幼芬

  早上,八点缺一刻,离上班还有几分钟,春日的暖阳早早地照得屋内金光闪亮。休息在家的女儿也不赖床,饶有兴致地邀我与她下一盘五子棋。于是,她黑我白,各执二十五粒棋子,我俩拉开了战幕。

  不一会儿,棋盘上黑白相间,各有战果。又过了十分钟光景,棋盘上大多是女儿的黑棋了,她手里仅剩下两粒可调遣,而我手里还有五六粒呢,情势对她不利!我更窃喜于自己已找到了一个制胜布点,下一轮出手就能让她束手就擒。

  分明可速战速决,完胜收局,可为什么我有些下不了手的感觉呢?一边软着手,一边脑袋开起了小火车,各样念头纷至沓来。若是我赢了棋,我那输了棋的女儿的自尊安放何处呢?她会不会因此受伤而自暴自弃?若是我伺机放她一条生路,她绝处逢生、东山再起后赢了棋,会不会从此自视过高傲慢轻敌呢?

  两难于该手下留情放她一马还是真刀真枪杀个片甲不留,犹豫片刻,我还是将我的一颗白棋堵在黑棋的活路,决定给她一个失败与成长的机会,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成长需要锤炼。出乎意料的是,这边我的白棋刚落稳,那边她的黑棋已落在最佳位置而救活了整盘棋。

  说到底,还是我想多了。我以为自己稳操胜券,实际上对手早已胸有成竹,局势变化只在一瞬间。虽丢了取胜良机,我心却温暖无比,这个结果正是最好的安排。稍后,告别女儿匆匆去上班。

  这是十多年前的一幕了,今日回想,依然意味悠长。发现,在孩子面前,再简单的抉择,都令人惆怅,因为天下母亲均自带一种护犊子的光荣情结,也是母爱的艰巨性所在。

  有一次,在公交车站台等车,听到两位妈妈彼此分享教养孩子的心得。

  其中一个说,她给孩子生活费是一周一付的,而且每次必须是现金而非支付宝或微信等线上形式。另一位一月一付的就好奇地问原因,那妈妈不无成就感地说:“这样子,孩子就必须每个星期回家见我一次,如果不是这样子,孩子就难得回家里来了。给一个月的钱,就一个月不回家,给两周的钱,就两周不回家。唯有钱能拴住孩子!”

  旁边的我,禁不住为这个一周一领生活费的孩子捏把汗。我似乎能感受到他卑微的身影里深埋着的无助与愤怒。我更惊诧于这位妈妈的手段——你听话,我给你自由,你不听话,我用钱作缰绳。唉,姜还是老的辣呀,唯有一声叹息!

  其实,我好想提醒她。奔跑是马儿的本能,成为自己是每一个独立生命的天性。妈妈学习放手,孩子才有空间习练自我管理,才有机会锻炼自我照顾。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换不来爱。恰恰相反,交易疏离亲情,傲慢断送尊严。有时候,涌泉相报的除了恩还有恨。可是,我作为一个路人,千言万语终究没能说出口。

  由此,联想到张德芬写的《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一书,仅仅一个题目,就道破亲密关系的要诀——舍得让你爱的人在痛苦中成长。

  痛苦给人助益,过程就是奖励。妈妈懂了这个舍得平衡之道,就会给孩子掠尽风雨独立飞翔的自由,让他们在挫折中变得茁壮。她们关心孩子的成长,不仅允许孩子与自己的分离,甚至会促成这一分离。正是这种分离,帮助孩子跳出舒适圈,与陌生人建立新的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成为自我。

  将孩子永远绑在腰际的,是自己也还没有长大的妈妈,因为她们自己忍受不了与孩子分离的痛,将孩子对自己的依恋演变成依赖。她们容易心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无私,抱着爱的名义“肆意妄为”,有意周全保护,无意中却剥夺了孩子成为独立生命的自由。这种令人窒息的爱,让孩子产生“人还活着,心已经死了”的绝望。

  有一次,读者问张德芬:“你觉得到底有没有真爱?”她答:“说实在的,我觉得没有。我认为所谓的真爱,只是真的很爱,而不是真正的爱。”我认同,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嘴巴里说的是“爱”,心里想的却是“被爱”。

  真爱是无条件的。

  只有那些生命根底很扎实的人,才有无条件爱的能力。有条件的不是爱,是需要,给出去越多,越令人生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湘湖诗会~~~
朝花夕拾~~~
灯下漫笔~~~
风景独好~~~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梦笔桥
   第Z01版:萧山工人
   第Z02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母爱的艰巨性
乘着秋天的火车
烟花肆记
鸡鸣之声
唐峰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