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6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有远迩

——旧儒新说十九

  ■文/ 孔鸿德

  ——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尚书·商书·盘庚》

  (释义——不论亲疏远近,我会一样对待:用刑罚来惩处罪行,用爵赏来表彰善行。)

  商王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动乱的局面,决定迁都到殷,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盘庚力排众议,软硬兼施,发表了三次苦口婆心的讲话,告诫臣民不要窝藏私心、听信谣言、因循守旧,要摒弃前嫌、放远眼光、服从大局,终于完成了迁都大业,铸造了殷商辉煌。训话最后用“不论亲疏,赏罚分明”结束,警告带头闹事的贵族要安心工作,勿生非议。

  应该说“不论亲疏,赏罚分明”这一评判原则是完成该浩大工程的核心。《管子·内业》云:“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近代政治家何启说:“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我国《行政许可法》更是将“公开、公平、公正”定为法治的基本原则。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包青天怒铡陈世美、康克清大义灭恶孙都是有名的无有远迩,只讲公平的案例。

  公平公正公开,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观念,还是一种需要科学实施的技术手段。在此分享一个《分粥》的故事。有七个人每天分一大桶粥,但粥每天都是不够的。第一轮,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每个人只有自己分的那天才是饱的。第二轮,他们推选出了一个高德之人分粥。于是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最后粥分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第三轮,大家组建了一个复杂的管理团队,三人为分粥组,四人为评选组。结果七个人常常为一点小事互相攻击,一顿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一轮,他们想出来一个简单的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六人按照抽签顺序都挑完后,才拿剩下的最后一碗。这次,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个分粥的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从此大家和和气气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种分粥方法也就成为固定制度被延续了下去。在人性面前,同样是这么几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产生不同的风气和结果。

  所以如果一个单位作风不正,管理混乱,一定是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无有远迩、赏罚分明”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让人心悦诚服——无论主观或客观。这是一个需要每个领导者用心考虑和用力执行的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每逢大事有乡贤 “临浦乡贤公众号”助力家乡柿子节
——我读黄坚毅的《看点红楼梦》~~~
~~~——旧儒新说十九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梦笔桥
   第04版:文化 悦读
秋高气爽今又是,往“柿”知多少
人人都在水面上
无有远迩
林海钟博士 将来横山湘湖书院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