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塘疫情防控专班主任:80分钟23通电话

  ■文/摄  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颜鸿杰

  昨天,记者走进新塘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办公室,耳边只能听到忙碌的电话铃声,以及工作人员不停地交流、询问与解释。在与公共服务办主任黄徐萍断断续续采访的一个小时20多分钟里,她一个人就接听了23通电话。

  这些电话,有社区打来告知居家隔离人员的特殊情况,并询问如何协调;有属地医院询问当天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车辆如何安排;还有火车南站、地铁站点打来询问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的……

  而黄徐萍昨天拨打的第一通电话,则更加的特殊。这是一通拨给一位居家隔离居民的电话。

  原来,从9日开始该居民便一直在电话“投诉”,认为“14+7”的管控时长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安抚隔离人员激动的情绪,新塘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一边解释,一边与区疾控、区公安以及市里各个部门对接,并协调居民提出来的诉求,如与学校对接,让老师帮忙整理一下当天的知识点和作业内容,帮助孩子在家里学习。

  同时,黄徐萍积极配合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我也是一个妈妈,家里孩子在上一年级,基本上我也是每天都不着家,孩子爸爸是个军人,孩子在家里可以说是脱管状态,但我们也这么过来了。现在处于疫情防控紧张状态,对孩子的影响确实有,但这个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取决于家长如何去引导。你看孩子现在积极配合着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抗疫小勇士。你现在这么激动,也会引起孩子的恐慌。”她用自己的情况去疏导、去劝解,经过一天多的沟通,这次“投诉”终于在这位居民的一声“谢谢”中划上了句号。

  这样的电话,只是新塘疫情防控专班每天忙碌工作的一个镜头。从上级派发下来的大数据里核实人员信息、进一步开展初步的流调,到分别汇总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管控的人员,再与社区、医院等部门对接,甚至于协调各方的矛盾……所有过程都在一个个电话里完成。属地范围广、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口流量大,一系列因素都增加了疫情防控专班的工作难度。

  “我们这个专班就像是一个指挥部,基本上街道范围内的情况都要去了解去协调。”黄徐萍说,“像这几天形势更严了,最多的时候我们要处理上级传达下来的1300多条信息数据,少的也有四五百条。每一条信息都要去了解、去处理,落实到位,才能把新塘的‘零’继续保持下去。”

  据悉,从去年年初疫情袭来,新塘街道疫情防控专班组建以来,整个专班一直处于“战时状态”,采取轮休制度,保证24小时有工作人员在岗,做好疫情防控协调工作。作为专班主任,黄徐萍更是全年无休。正是这样的高度警备和从上到下的合作,才真正让新塘织密了疫情防控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湘湖周末
   第04版:梦笔桥
智慧赋能 学校扎紧防控网
11日起 乘坐杭州公交请扫“场所码”
我区开展托育机构疫情防控检查
新塘疫情防控专班主任:80分钟23通电话
区教育局开通心理防“疫”热线
打开妻子送来的包裹 执勤硬汉瞬间破防了
城厢各社区群防群控筑起“红色防线”
瓜沥90后夫妻 主动取消“剃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