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童志辉) 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意,带着谋划发展的拳拳之心,昨日下午,参加萧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陆续抵达会议驻地向大会报到。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今年所有参会代表、工作人员都按要求佩戴口罩、做核酸检测。报到现场,入口处配备了红外线测温设备,代表们佩戴好口罩,依次扫码测温,并认真核对信息、领取证件和会议材料,整个流程高效有序。
2022 年是萧山全力以赴做好亚运保障任务、最大限度放大亚运红利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是代表们的热切期盼。报到后,代表们认真研读着会议材料、熟悉会议议程,并就热点话题和自己关注的议案建议进行交流讨论。营商环境、共同富裕、数字经济、人才引进、乡村振兴……一系列涉及萧山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要做好共富文章,产业兴旺是基础。”人大代表朱建华是宁围街道宁新村党委书记。他建议,要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做好村级留用地开发建设和存量资产盘活等。同时从人才、项目、治理、生态、公益多方发力为乡村振兴赋能,按下共同富裕“加速键”。
“这次大会,我将提交关于加强临浦老街保护的建议。”人大代表、临浦镇山阴街社区党委书记孙娴认为,作为去年成功入选50个能够代表杭州的“亚运人文体验点”,临浦老街素有“小上海”的美誉,其丰富的商埠文化和保留较为完整的清末民初建筑,值得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使其重焕光彩。
人大代表孙锦龙是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新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从国际视野的高度加快世界品牌建设,重点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汇民意、谈发展、话未来。代表们纷纷表示,未来几天,将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萧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