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1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2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大通道 畅通微循环

区交通运输局:聚焦人民期盼 助力城市能级提升

彩虹高架与03省道东复线南延段开通。记者 范方斌 摄
四好农村路
公共交通建设
时代大道萧山段高架开通 记者 范方斌 摄
沪杭甬高速改建工程钱塘江新建大桥合龙 记者 范方斌 摄

  ■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方嘉懿

  这五年来,萧山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交通瓶颈制约的历史。从突破融杭界线,公交线路实现跨江直达,到架桥修路,打通乡村出行“最后一公里”;从轨道交通不断提速,到跨区域路网体系不断完善……萧山,正在成为未来杭州发展的潜力所在。

  区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关切并积极推动的交通项目正在逐一落地见效。如今,萧山基本构建起以快速路为骨架、国省道为支撑、城市主干道及乡镇公路为基础,空运、铁路、水运并驾齐驱,内联外畅、相互衔接、层次分明的综合立体交通大格局。

  民有所呼   即有作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出高分报表

  “要构建完善的区域公交线网,加强‘公交+地铁’接驳能力”“乡村振兴致富,关键要修路”……事实上,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牵动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心。“四好农村路”行动、“公交优先”战略在各级代表、委员的共同发声助力下逐步推进,多次实地踩点,围绕项目建设、周边配套、功能完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四好农村路”   条条通幸福

  一条农村公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打开一扇奔向共富的大门。冬日的萧山乡村,山峦逶迤,绿树连绵,一条条畅通的农村公路在山水田园间蜿蜒。道路沿线,村庄农家乐鳞次栉比,特色产业生机勃发。农村公路宛如一条“银纽带”将山村与外界紧密相连,带热了风景、带来了人气、带旺了旅游。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农文旅产业、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四好农村路”工程自2019年起连续两年入选我区“十项民生实事”:从2019年完成395公里的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建成10个普通公路服务站和157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成为全市率先消灭“准四级”农村公路的县市区;到2020年完成路面维修250公里,建成普通公路服务站9个、建成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73个,区交通运输局创新现代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在打造“一路一景一韵一品”示范样板路的同时让农村公路成为展示自我的“金名片”。

  养“路”千日,如今,在经历三年的重塑后,萧山的四好农村路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脱胎换骨,完成县乡公路路面维修198公里,村级公路路面维修446公里,建设改造港湾式停车站60个,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290个,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308公里(精品线45公里),通乡镇、景区等公路改扩建54.37公里。去年4月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三年来创建杭州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3个,创建萧山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7个。

  公路裁弯取直,两侧花开四季,“四好农村路”的修建,不仅畅通了群众的出行,更是架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下一步,区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按照“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要求,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路网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农路+美丽乡村”“农路+旅游”“农路+产业”等“农路+”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使我区农村公路成为群众满意路、幸福路。

  “公交优先”   强化便民服务

  萧山的城市化进程,从公交线网的布局中就可见一斑。

  自2019年起,我区加大对全区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并连续两年登顶萧山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第一项。三年间,我区已累计优化调整、新辟公交线路99条,开设了特色服务定制公交线路和进社区地铁接驳线,累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93辆。“自2019年开始,我们逐步加强融杭线路,城南、城北区域的交通通勤能力,并根据地铁网络的布局提升‘地铁+公交’接驳能力。”

  2021年,为优化亚运板块公交线网布局,区交通运输局认真梳理各方意见,积极收集群众集中反映的相关路线调整的意见建议,在多次走访踏看钱江世纪城、盈丰街道等区块的公交线网布局后,开通了788、791、792、323B路四条公交线,覆盖世纪城区域20多个小区、4所学校,连接地铁2号线、省妇保、印象城等各大生活场景;新辟的531M路、533M路、537M路3条公交线路,打通了滨江奥体城、钱江新城与钱江世纪城三城之间的路网布局;为方便萧柯两地群众出行,开通地铁姑娘桥站至安昌公交站的旅游专线,以“地铁+公交+景区”的新模式,推动萧绍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为了有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我们及时制定细化方案,紧盯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落实定期汇报、专项督查等推进制度。”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区公交营运线路192条,长度4056.7公里,营运公交车1661辆,近三年来,围绕地铁和交通枢纽配套,以满足公众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新辟公交线路24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75条,新增、更新公交车493辆。

  接下来,区交通运输局将以更高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更优的理念、更足的干劲、更强的担当,贯彻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

  布局亚运   构建立体交通

  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新时期下,萧山区委、区政府响应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号召的果断决策,也是萧山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当全国先行者的必然选择。

  在杭州新一轮城市总规方案中,萧山城区、钱江世纪城、科技城被纳入杭州中心城区的范畴。对于萧山而言,成为杭州新中心,也必须进入新的能级。而能级的引流,需依托不断完善的交通路网的构建。

  “首联现浇梁位于时代大道与桥戴线交叉口的第37联,上跨规划飞达路,将近1500立方米。”在经过45位一线建筑工人、长达17小时的连续奋战下,1月20日,时代大道南延(绕城至中环段)工程完成首联现浇梁混凝土浇筑任务。“这次浇筑的进行,也标志着时代大道南延项目由下部结构施工转为上部结构施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我区“22688”交通大会战中一条重要快速路网项目,时代大道南延段(绕城至中环段)PPP工程项目建设总长度10.14公里,总投资约35.836亿元。

  该项目建成后,时代大道将串起闻堰、义桥、戴村等地,沿途商业综合体、现代化产业园、名校等资源齐聚,也将有效促进杭州南花园与主城区、滨江区之间的联系,助推杭州南部发展的“提速”。此外,该项目还将实现与杭州绕城高速、G235国道、规划杭州中环等沿线主要公路的快速沟通,加速萧山融杭的脚步。

  浩浩荡荡钱江潮,勇立潮头敢争先。亚运会倒计时之际,“22688”交通大会战已进入决胜关键期。杭州绕城西复线、235国道戴村至楼塔段、红十五线改建、03东复线拓宽改建(临浦至进化段)、杭金衢高速张家畈互通连接线、03省道东复线高架南延高架部分、时代大道(区界至绕城义桥出口)高架部分等一批干线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地铁5号线、7号线、1号线三期、6号线一二期、杭绍城际线等5条轨道交通正式运营,沪杭甬高速改建工程钱塘江新建大桥合龙……近三年以来,全区建成运营地铁61.42公里,总里程达80公里,里程数增长2.4倍;建成快速路23公里,总里程达56公里,增长1.4倍。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高水平完善交通路网,着力构建“四横五纵一连”快速路网,确保在亚运前,地铁运营里程突破100公里,绕城范围内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与此同时,我区还将快速路网逐渐从中心城区往两翼延伸至杭州中环或“二绕”,完善快速网络,使快速路网基本覆盖全区。

  “十四五”展望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 “以时不我待精神,为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当好先行。以更加深刻的改革创新赋能交通发展,将‘窗口期’转化为‘黄金期’。”这是萧山交通人给出的承诺。

  “十四五”时期,是交通运输由“基础建设”向“提质增效”的转换期,区交通运输局全系统将按照“一流”和“现代化”,凝心聚力做好综合交通建设的“一盘棋”,在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中当好“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两会 要闻
   第03版:两会 要闻
   第04版:两会 深读
   第05版:两会 专题
   第06版:两会 专题
   第07版:两会 专题
   第08版:两会 专题
   第13版:两会 专题
   第14版:两会 专题
   第15版:两会 专题
   第16版:两会 专题
   第17版:综合
   第18版:两会 专题
   第19版:两会 专题
   第20版:两会 专题
   第21版:两会 专题
   第22版:两会 专题
   第23版:两会 专题
   第24版:两会 专题
区交通运输局:聚焦人民期盼 助力城市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