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 记者 王俞楠 制图 李健
为民办实事是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的重要内容。经前期充分论证,我区初步遴选了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后续,区政府将根据票选结果,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启动60幢、15万平方米以上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完成2000年以前四层及以上老旧房屋数字化监测1000幢以上;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0台以上;完成12个老旧高层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加快回迁安置进度,安置房竣工交付150万平方米,完成回迁安置1700户。
优化交通路网结构,打通西兴路(彩虹大道-湘西路)等4条城市“断头路”;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提升改造、路面维修村级公路100公里。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深化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布设智能投放箱体110只,优化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完成即时清运小区300个以上,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个。
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启用世纪城初中、金惠小学、通惠南路幼儿园等12所学校(园),新增学位1.2万个。
完善卫生健康服务网络,新建(迁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其中智慧健康站2个;完成4个院前急救站点建设,实现标准化站点建设全覆盖;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1600个,新增婴幼儿成长驿站26家,达到每千人拥有3.5个托位,每千名3岁以下婴幼儿拥有1家成长驿站。
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80张,建设康养联合体1家,建成智慧公办养老院1家,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210名,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服务智能终端配备全覆盖,已建成住宅小区服务圈内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达标率达100%。
实施就创服务“强基”工程,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帮扶1.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50家,新增高技能人才3500名。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力度,为持证困难人员(1.5万人)投保西湖益联保。
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0个美丽乡村提升村建设,完成6条省市级美丽河湖创建工作。
加大公共体育文化设施供给,新建、重建100个体育健身场地,新建8家城市书房。
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5条,新增、更新公共自行车3500辆。
实施校园“温暖”工程,在125所公办中小学校改造温水龙头,完成12所普职高学生宿舍热水系统改造,实现全区公办中小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