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稿 记者 沈艳露
本版图片 沈雷 部分由临浦镇提供
又是一年春好处。
从峙山望去,浦阳江碧波千顷,绵绵春雨润泽小城。
江南岸,浦南未来新城的蓝图已打开,五百年古柿林吐露新芽,迈进省级未来乡村的时序;江北岸,临浦亚运场馆前,萌趣又潮酷的“柔道虎”,端正姿态,迎接八方来宾。
决胜亚运有临浦。
2021年,临浦镇以亚运兴城攻坚年为总牵引,围绕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目标,实施“东整、南拓、西接、北融、中优”五维空间战略,扎实开展高质量产业、高品质城乡、高水平文旅、高标准民生、高效能治理“五高”行动,。
眼下,萧山已经进入亚运筹办冲锋冲刺、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临浦作为萧山南部中心,将坚决扛起大镇担当,展现大镇作为,奋力书写“亚运小城”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战略
之举
站在战略高度,方有战略之举。
临浦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将亚运作为近年发展的重要机遇,并将2021年作为临浦“亚运兴城攻坚年”,实施“亚运兴城1680”行动计划:
“1”即围绕“千年古镇、亚运小镇、区域重镇”的定位打响一个城市品牌。
“6”即围绕打好基础设施提升、美丽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提升、数字治理赋能、幸福民生提升、城市品牌推介六大攻坚战,分别设立6个工作组,全力保障亚运筹备工作。
“80”即六大攻坚战细化后的80项具体工作。聚焦基础设施提升,实施临浦体育馆(亚运场馆)改扩建、浦阳江安置房建设、浦南未来社区建设等重点任务15项。聚焦环境美化,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等重点任务12项。聚焦产业发展,实施园区改造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任务7项。聚焦数字赋能,实施全域感知体系、平安钉应用等重点任务6项。聚焦民生福祉,实施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任务15项。聚焦品牌推介,实施“品亚运小城、兴千年古镇、铸区域重镇”系列重点任务25项,全力提升临浦城市形象。
落实落细这份行动计划,临浦交出“亚运攻坚年”高分报表:2021年,全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0.84亿元(同比增长16.3%),规上工业增加值23.33亿元(同比增长9.2%),1-11月规上服务业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32%);浦南未来社区成功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紧紧抓住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契机,在横一村创新打造“萧山未来大地”品牌,同时横一村也被列入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名单;小城市考核连续三年获省级优秀;全年实施体育馆周边、工业园区、老街、浦南未来社区等四个片区拆迁,拆出未来发展空间;全面启动老街改造提升、峙山景区创建、浦阳江外滩公园等工程,推动形成“一山一寺一江一河一街一传说一条美丽乡村风景带”全域旅游格局;民生福祉不断增厚,基层治理不断优化……步履不停,成果累累。
九万里风鹏正举,奋楫击水再争先。去年,临浦镇精心编制全区首个镇街级“十四五”规划,明确“一三四五六”战略举措,即:坚定“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总目标,实施“产业强镇、环境立镇、文化兴镇”三大战略,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品质生活、基层治理现代化、小城市培育”四个最佳实践城镇;坚持“东整、南拓、西接、北融、中优”,优化五维空间格局,建设产城融合引领区、未来城乡创新区、有机更新实验区、科创产业核心区、品质城市示范区;实施“高质量产业、高品质城乡、高水平文旅、高标准民生、高效能治理、高素质队伍”六大行动,立足全省争一流,在新起点上开创临浦小城市建设新局面。
理想之城
过去,临浦是萧山南片八镇群众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之城”:既有“小上海”的优势——商贸繁华,交通便利,紧赶潮流,工作机会更多;又保留“小城镇”的特质——生活成本不高,离老家也近,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依旧紧密。
现在,临浦还是滨江、萧山城区等地群众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之城”:这里是极具潜力的“亚运小城”——改扩建后的临浦体育馆将承办杭州亚运会柔道、柔术、克柔术比赛,再过200多天,临浦市民就可以在家门口看亚运;这里是生态宜居的省级美丽城镇示范镇,峙山凝望,江河奔涌,传说连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都想把他的归隐田居梦落在木尖山下周官湖畔。
近日,浦南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顺利通过省级备案,正式具备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条件,为临浦城市发展写下南拓的注脚。
浦南未来社区创建项目规划范围99.5公顷,实施范围19.7公顷。项目立足长三角大杭州都市圈发展,结合杭诸发展带契机以及杭州南部花园建设的大格局,以“文化复兴、功能复合、多维枢纽、生态宜居”为创建思路,向南拓展城市框架,以交通先行带动浦南片区,谋划浦南未来新城交通枢纽,推进临浦城市跨江发展。
一座理想的未来之城,要有高质量的未来产业为之撑腰。
去年,临浦镇与萧山国资经营集团联手,重点谋划园区2000多亩用地的改造提升,以一期及部分二期共计1000余亩土地作为启动区块,先行进行一二级滚动开发,破解临浦“有产业、无空间”的发展痛点。同时与联东U谷联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对闲置用地进行二次开发,导入优质产业项目。
目前,临浦镇已完成11家企业总计16.03万平方米厂房、40户农户总计1.8万平方米的征迁工作。同时,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完成171家企业,1826亩土地整治,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成功出让产业用地2宗,总面积38亩。产业招商成效不断显现,签约洁雅卫生用品总部等重大项目11个,累计投资约3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9个,引进各类人才56人,为临浦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一座理想的未来之城,要有高品质的未来街区点亮烟火气。
临浦镇与杭商旅携手共同开启了临浦老街保护改造项目“临浦19”,计划投资2.1亿元,将老街(即饭架街)、峙山景区和外滩公园整合为一个超大型AAA景区,着力打造“一山一寺一江一街”的临浦“新封面”。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临浦镇”三个字作为行政区域地名正式确立,这便是“临浦19”项目得名由来,目的就是要再现临浦“小上海”的繁荣风貌,挖掘老街故事,注入新业态。
整个“临浦19”将分三期打造。一期以老街改造为主,同时重点打造两大场景,包括原创国漫民国街和游戏主题互动街区。具体来说,在亚运会召开前,老街将有“临浦19”公馆剧本杀大剧场、临浦印象文创店、网易游戏IP联名主题店和未来酿造产业园等。二期引入文化产业、特色小吃等,三期打造未来文旅综合体“临浦之窗”。
一座理想的未来之城,要有高品质的民生服务涵养幸福感。
临浦镇积极推进“住有优居、学有优教、老有优养、病有优医”这“四有”工程,全方位、全龄段服务十万小城人。
1月5日,临浦镇首个征迁安置房项目(浦和轩、浦美轩、浦睦轩三个安置区块)分房抽号工作圆满完成,来自浦二村、南江村、高田陈社区的200户安置户分得530套房子。
浦二村村民韩伟钢第一个赶到现场抽号:“从安置房开始造的时候我就在看了,很漂亮,最高兴的是政府还给我们加装了电梯。刚好是新年,又领新房了,很开心!”
据悉,浦和轩、浦美轩、浦睦轩三个安置区块用地总计90.67亩,2021年,临浦镇投资3300万元,给三个安置区块加装电梯45台,切实提升安置户的生活品质。
在“小城大爱”幸福时光服务中心(饭架街老年食堂),来自东麓池、山阴街、蔡东藩、戴家桥、石塔等社区的123位老人办理了就餐卡。在享受营养午餐的同时,还提高了老年生活品质。因为中心经常会举办集体生日、健康讲座、茶话座谈等,同时还设有近邻阅读空间、心灵驿站、茶水吧,给入口道路、洗手间配备适老化器具,直饮水24小时提供。
“污水零直排”工程通过市级验收,大庄幼儿园主体工程完工,人民路西伸段顺利通车,小红车骑进工业园区、未来大地,打造整体智治平台“临云智”,开设方舱式临时接种点……一系列民生实事不断增强十万小城人的幸福感。
希望之野
当千年古镇的厚重感与小城市的现代感在这里交织,田园慢生活也可以过得更加智能便捷、时尚前卫。如同横一村的梅里古柿林,一边写尽春华秋实的浪漫,一边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径,奏响了属于新时代的“希望的田野”。
横一村位于临浦镇西南,与戴村镇、浦阳镇交接,由横山傅、大坞坑、梅里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其中,梅里自然村坐拥千余棵百年古柿树,据村民讲述树龄最长的约有五百年。古柿树造型别致,每到秋天,树叶逐渐凋零,千余棵古柿树露出树干,一个个火红的方顶柿挂满枝头。这番景致,也成为无数摄影达人、画画爱好者争相前来创作的素材。
2018年,横一村搞了一场柿子节,算是千余棵百年古柿树第一次 “官宣”。那一年的柿子节热闹且朴素,四邻八乡的村民都赶来凑热闹,看柿树吃柿子,看表演吃“十碗头”。
2019年、2020年,临浦镇连续举办两届梅里方柿节,在保留乡土温情的同时,赋予柿子节更多时尚和年轻的元素,不仅四邻八乡的村民来了,天南海北的网友也涌进这个小山村,在柿子林间拍照,体验打柿子,伴侣们在海“柿”山盟打卡,本土乐队“青柿子”走上“乡村音乐嘉年华”的舞台,与乌克兰国家剧院签约乐队“美人鱼”同台竞唱……一切美好,相逢盛“柿”。
而横一村,也随着这片古柿林一起火“出圈”。
2021年,横一村积极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萧山未来大地”品牌,并入选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考察点。
什么是萧山未来大地?
区委常委、临浦镇党委书记陈龙宁这样解释:“横一村位于城市近郊,村与城如何同频共振、共荣共富,成为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将这片土地和乡村命名为‘萧山·未来大地’,这里是我们萧山‘城乡共融、城乡共富’的探索实践区,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通过城乡的‘理念共融、空间共融、产业共融、人才共融、生活共融’实现‘城乡共富’,谱写乡村的未来。”
于是,在这个杭州南部的美丽山村,中国美院的设计师团队、区供销联社建筑施工团队、阿里巴巴的软件工程师团队、众安文旅的品牌策划团队……不断碰撞;省市区各级领导、专家接连来村指导,镇村干部们一次次挑战自我,突破专业知识经验的壁垒;村民们拥抱新思路,欢迎山村来客。
仅仅半年的时间,围绕“柿子、稻子、院子”,横一村掀开了“萧山未来大地”的面纱,惊艳亮相,开业两个月就吸引超20万人次前来打卡。
在这片未来大地上,“Hi稻星球”把千亩粮田打造成稻田休闲区、研学区、运动区等体验区块;“Hi鸭部落”将原本要拆除的养鸭棚改造为“鸭棚咖啡”,一边数鸭子,一边喝咖啡,成为杭州亲子游的“网红打卡点”;“如意跑道”将原本普通的机耕路改造成可以互动的智慧跑道,可以跑出“如意”造型,赋予稻田趣味性运动休闲功能;村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也被点燃,开起“789”稻田烧烤吧、柿子树下餐厅、禾家良舍农家乐等业态,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全力奔跑。
燎原之火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共青团创始人俞秀松,中共萧山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傅彬然等仁人志士,从临浦出发,与无数革命先烈一起,为可爱的中国披荆斩棘,甘洒热血,鞠躬尽瘁。
百年来,这座浦阳江畔的城始终传承红色根脉。今天的临浦镇,共有148个党支部、3600多名党员。一名党员就是一束星火,一名党员点燃一团星火,凝聚成最闪亮的“临浦红”。
在疫情防控中,党员医护、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等纷纷带头,报名上前线,无惧严寒,不舍昼夜,舍小家为大家,共筑防疫“铜墙铁壁”。
在横一村“临里驿”,“驻村第一书记”向村民代表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逐条解读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有关扶持村民创业的政策文件,鼓励并指导他们积极开创新生活。
在临浦镇党群服务中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来打卡,环卫工、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可以进来喝杯热水、歇歇脚,真正感受心贴心、“临距离”的服务和关怀。
在企业车间,党员职工当表率,提高自身技术的同时做好“传帮带”,弘扬临浦工匠精神,手握手、心连心,共同推进临浦产业高质量发展。
队伍越来越大,如何让人心越来越齐、让阵地越来越强?
近年来,临浦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新模式,努力实现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利共赢,有力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有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临浦镇创新考核评价机制,专门出台《村社管理制度汇编》,形成9大方面24项制度的村级运行体系,对“一肩挑”后村社组织的议事决策、监督保障、日常运转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构建更加科学协同的村社组织治理结构和运行方式,推动基层治理行稳致远。同时出台《临浦镇村社月考季评管理办法》,设立红黄黑榜制度,与《临浦镇村务专职工作者月度考核办法》形成双向联动,并制作34个村社一村一张“趋势分析图”,进行每月亮榜晒绩,促使各村社在比学赶超中推进工作。
同时,临浦镇通过建强“1+34”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Y”个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驿站——临里驿,把党建阵地延伸至全镇每个角落,并构建以临浦镇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以“临里驿”品牌驿站为切入点,以浦阳江、山阴老街、美丽乡村等为样板示范的党群服务体系,通过整合现有阵地资源,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打造功能丰富、便捷可及的阵地空间,同时融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协商议事、为老、亲子、便民、国学、非遗等多种功能,并推动空间开放共享,丰富中心总部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