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信修复”不可信 依法维权走正道

人行萧山支行解析三种常见骗局

  ■通讯员 李晶 记者 郑舒铭

  随着征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虚假宣传和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中国人民银行萧山支行温馨提示:“征信修复”不可信,任何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幌子,要求转账汇款的行为都是骗局。《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擅自修改、删除信用报告上真实、准确的信用记录。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申请,是唯一的处理信用报告错误、遗漏的途径,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解析三种“征信修复”常见骗局

  据人行萧山支行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征信修复”骗局主要有三种,以下作简要分析。第一种是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诈骗分子利用广大群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以及对“征信修复”概念的误解,用“征信修复、消除”等名义发布广告、代办业务等形式,伪造证据材料进行征信异议申诉,借机收取高额费用,费用收完后基本上都会直接失联。

  第二种是开办征信培训、加盟代理诈骗。这类骗局以传统的加盟诈骗手法推广,谎称可以教授“征信修复”技巧开办培训班,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式广泛发展下线,骗取加盟代理费。所谓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人通过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试图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的目的。

  第三种是骗取个人敏感信息。诈骗分子通过办理“征信修复”这一过程,要求当事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个人隐私信息,不法分子通过买卖个人信息来获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网贷,骗取高额贷款利息,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醒:依法维权走正道

  当个人信用报告有了逾期记录,不要过于恐慌。一方面,个人信用报告上的逾期记录自欠款和欠息还清后保留5年,不会伴随终生;另一方面,银行在做贷款审批时会进行综合研判,不会将信用报告作为唯一参考依据。此外,也可通过发表个人声明的方式,阐述对逾期的解释和说明,个人信用报告会如实记载。

  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信息主体可通过征信异议或征信投诉的方法来维护自身权益。如果信息主体认为信用报告上的个人信息存在错误、遗漏,可直接找到金融机构办理征信异议,申请更正错误数据,或者前往当地人民银行办理,两种方式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同时,为保障受疫情影响的居民征信合法权益,2020年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这四类人群提供征信保护政策。如上述“四类人群”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相关逾期贷款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持续关注疫情形势,聚焦重点客户群,因地制宜争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人行萧山支行解析三种常见骗局
利用征纳沟通平台向符合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纳税人定向推送信息~~~
~~~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萧暖暖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教育
   第Z01版:今日瓜沥
   第Z02版:专题
   第Z04版:航坞
“征信修复”不可信 依法维权走正道
区税务局精准施策优服务
电信诈骗花样层出不穷 中信银行多措并举筑起反诈坚固防线
工行南苑支行特事特办为客户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