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潘开宇
打下这句“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时候,距离我写完《墨痕尤锁壁间尘》已有将近十年的光阴了。流光中的萧萧风雨,将沈园的墨迹染得更加清亮浓郁,也让塞外长城愈显斑驳凝重。江南春意掩不住红尘离散,金戈铁马挽不回家国天下,唯余这些笔墨,穿越荣华翻覆,朝代更替,在历史的画卷中静静洇开。
还是想写陆游。写《墨痕尤锁壁间尘》中未尽的故事,南宋半壁江山的飘摇,他的宦海沉浮,以及他拼尽一生心力的报效和未展的抱负。尽管时代的大背景下,每每想起他的爱国诗,总是带着冬雨的凄寒,梅花的清冽,但《剑南诗稿》中那些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诗篇总是会让我一如既往地沉沦,尤其是这首《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千年前瓜洲古渡夜雪纷扬,天地苍茫,楼船中奋勇杀敌的大宋将士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胜利。大散关残阳如血,秋风中旌旗猎猎招展,战马在失而复得的国土上恣意嘶鸣。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如塞外长城一般,用满腹的才华,山海般的勇气和深情来保家卫国,守护芸芸众生,一草一木。蓦然回首,却只见镜中自己双鬓斑白,一事无成的苍老面容。遥想当年诸葛孔明的出师表,那样慷慨激烈意气风发,自古以来又有多少人能与之比拟呢。这首诗作于公元1186年,当时陆游61岁,已经罢官在家乡山阴六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只可惜,他的北伐抗金之梦,他一展抱负的理想,终是遥不可及。5年后,仍然谪居家乡的陆游,更是留下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遗憾。
一开始,陆游也只是个出身书香门第,家道中落,期望在仕途上博取功名的寻常世家子弟。在忧国爱民的路途上,成长为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中写下九千余首诗作,因诗风颇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而被称为“小李白”。有军旅生涯中的“提刀独立顾八荒”,屡遭贬谪时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更有垂垂老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执着。
草木枯荣,谪居的日子年复一年,不经意间,梦里的铁马冰河也渐渐远去了。胡未灭,鬓先秋,人生如逆旅,终是躲不开九州沦陷的结果。但至少,他已经用尽全力去坚守过。当烽烟散去,铅华洗净,恍惚又见江南小楼外春雨淅沥,诗人正晴窗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