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建欢
关帝庙茶亭,位于所前镇越王村去越王峥的“越王古道”上,地处萧绍两地交界,是旧时留存下来的古茶亭。
茶亭建造在关帝庙前,坐北朝南,硬山顶式,砖木结构,一条东西蜿蜒绵延的山间石板路从亭内穿过。亭为三开间,约50平方米,四周墙角设置着供行人歇息的石栏凳,西北角竖有两块花岗岩碑刻。一块为《功德无量——建造茶亭乐助百元以上者信士女》,碑刻上的这些信士女大多数姓夏,基本上为越王村里的善男信女;另一块为《修路居士名单——萧山区临浦镇自由村》,碑刻上出资助修的人士,都是临浦自由孔村的。
与庙成为一体的茶亭,是旧时古道上的标配,而亭前庙后的山泉与茶园则算得上是高配,在其他地方就不多见。茶亭前面有东西两泓山泉,水质清澈,长年不竭。东侧一泓,泉壁四周用山间的鹅卵石砌起,上面搭建棚子遮风挡雨,以防止有树叶与杂物进入泉内,故而这泉水十分干净,可用于烧茶煮饭;另一眼上面没有搭建棚子,主要用于日常的洗涤之用,这泓泉水四周泉壁也是用鹅卵石砌起,泉圈则用的是旧茶亭拆除下来的石柱与石料。
茶亭始建年代无从考证,庙内与茶亭内没有留下建造的文字与刻字记录。据一位在关帝庙内年长的老人说:这茶亭就是专门“施茶汤”(指施茶)的,从我懂事起就一直在这里了。听老辈人说,这关帝庙还是茶亭建造的时间早,庙是后来造的,茶亭自古就有。这茶亭1957年被台风吹倒过,后来山下的人重新建造。庙里“施茶汤”是传统,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过,路过这里的人,需要喝茶的,庙里都是免费供应的。这里供应茶水,来的还是比较容易和便当的,这茶就是茶亭四周的茶园里采摘,这水就是茶亭前面的山泉水。现在这茶亭和庙,是前几年附近村子里的人发心,又一次修建过的……
古亭、古庙、古道、山泉……还有高低起伏的山坡,错落有致的茶园与毛竹林,点缀着越王峥绵延起伏的山山岭岭,远望近看似一道道绿色的屏障,与山体浑然天成。这美丽的山图景,一直呈现在越王古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