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芬
老班长打来电话,说她正在筹备同学会,邀请我到时一定参加,我一口应允。搁下电话,回忆却无端忙碌起来,往事一下被激活了。
时光,被拉回到30年前。青葱岁月里的自己,是一副多愁善感模样,而脑海里的同学们,却活蹦乱跳靓丽各异。肤白貌美身材高挑的俞同学,是体育委员,专门负责出操口令,那朗声清脆甜而不威,十分讨喜。玲珑娇小的吴同学,是位才女,字迹端庄秀丽,神情阴郁寡欢,如欲说还休的林黛玉,惹人怜爱。雷厉风行快言快语的是陈晴,左右不旁顾,只知往前冲,是个今天有酒今朝醉的乐天派。敦厚老实不温不火的潘,人畜无害,但她的过早离世,分明在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含着两个甜酒窝的,是邵同学,妥妥的学霸,无人可超越。我曾在厚达4厘米多的《人体解剖学》的犄角旮旯,找出一个极其冷僻的知识点考她,也被她一字不差地精准回答,奈何不得,我只好五体投地膜拜了。还有教我普通话、会打乒乓球的长跑名将朱同学,爱运动擅射击、才思敏捷言词泼辣的蒋同学……毕业合照上,或笑或蹙神情凝固的54位,渐次鲜活。
那可是清一色的女生啊!因为我读的是护士学校,全班没有一个男生,偌大的校园,也难见几个。男生报读的,不是医士专业就是营养士专业,极少选择护理专业。这是固有思维作祟,事实上,护理专业的男生优势明显,在精神科、妇产科、急诊室与手术室等科室是特别抢手的。凤毛麟角的男生们,为校园贡献着珍贵的阳刚气,也是女生们竞相围观与追求的稀罕资源。也许,在舞台的中央受灼灼之目的观礼,并非常常令人愉悦,更多时候,会害怕过度聚焦的灼热而心生躲之不及的惶恐吧!而我,则是一个置身度外的旁观者,间或地道听途说:某男生为女生心欢心醉,某女生为男生心烦心碎,又有某一对,心心相印连理得配,实习期还争取到了同一个单位。那些在不太成熟的季节里留下来的人生故事,最难以忘却而缱绻悠长,而少男少女的纯真情意,实在是难能可贵,再不能复制与拷贝。
情之不困,烦忧难免。那时候,我常站在教学楼走廊上,任思绪无边缥缈。我很清楚,选择护理专业是为了求职谋生,并非内心的渴望。我特别羡慕我的另外几位同学,能入读师范学校,学唱歌练跳舞弄辞赋,做一名神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也曾苦思冥想,看能否转专业,但理想与现实,不是一念的转圜,而是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流推攘之下,我还是老老实实读完书毕了业,穿上了白大褂。最终,还被神奇地分配到精神病医院,救死扶伤在行色怪异之间,惺惺相惜于铁栅栏之内。
再看30年后的自己,竟然站在了讲台上,咬文嚼字乐此不疲。回首这青春的梦啊,做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心里有种子,迟早得发芽。虽然这准备期有些长,谈不上百转千回,也算是兜兜转转三两迂回。于是,不得不佩服自己无意识力量的智慧庞坚,似乎打心眼里,它就从未放弃过那个曾经黯然无望的梦。
而眼前,满校园的男生女生,意气风发,情志昂扬。他们青春挥洒如明媚阳光不吝啬,上下楼梯身手敏捷龙腾虎跃,篮球场上你争我抢毫不退让。大把的时间,使不完的劲,和做不完的异想天开梦,最令人羡慕。有时,他们也耽于惆怅情娇,目光呆滞眼神迷离,偶尔还在课堂上哈欠连连,学习的乐趣枯萎消逝,这勉强而又茫然悚状,正是我当初懵懂模样。看着那个熟悉的自己,我怎能视而不见袖手旁观,又怎敢厉声斥责穷追不放呢?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准备好的时候,老师才出现。我以培养一颗自身没有冲突的心为己任,当然要尽可能心地明澈,以温和的方式推进。混乱里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我努力管好自己的嘴巴,放眼丈量,默祷他们的未来美好无恙。若有机会,为他们的梦想添点光亮投点勇气,那是莫大的荣幸了。
选定时间地点,筹划流程方案,准备衣服配饰……长期沉寂的同学微信群热闹了起来。三十年的同学情,像一坛突然打开的久被封存的绍兴酒,浓香四溢。彼此问候,相互打趣,言来语去依然是周知的少时风格。时光打磨面容,却移不走至真的性情啊!看似复杂的人性,在相似的面相上却是简单的重复,通俗易懂。
如果,30年前的比较还有一定竞争性的话,那么,30年后的今天,就是各自的优秀了。毕竟,不带比较地生活,才是真正的健全。
对于同学会,我不免激增起一些期待,我想让死寂的过去再活一次,在自我顺从的年纪重逢青春,想想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