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支队伍管执法 顺势更得民心

  本报评论员

  一楼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行政执法专窗,提供行政审批、32项高频事项导办和349项自助服务;二楼完成综合行政执法队集中办公区的空间改造,实现“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事项的受理、流转、处置的全流程管理。这是宁围街道对智治分中心进行功能整合后的成效。

  昨日,全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现场推进会召开。会前,宁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成为考察对象,展示了组建运行情况。从各部门分头执法到“一支队伍管执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的改变,一目了然。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和企业。曾经,“十多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大草帽’”,是行政执法领域部门“条抓”强、基层“块统”弱的缩影。从最初的“城市管理”到涵盖数十个部门、几百种事项的综合行政执法,再到如今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这项改革的名字不断完善,内容几经磨合,实践持续深化,但内核始终未变:要让行政执法“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对于群众和企业来说,检验改革是否有效,就是看“该管的有没有管到位,不该管的是不是不打扰”。通过体制重构、流程再造、多跨协同,基层执法“九龙治水”的现象正在被扭转。执法体系不完善、管理力量不协同、分头执法不高效等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破解之道。如此一来,很多老百姓原本要到区级部门才能处理解决的事项,实现了基层就地解决。

  快走一步,谋深一层。资源力量统起来,管辖边界厘清楚,监管才能更高效、更有力。相信,通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也会越来越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萧暖暖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跑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速度 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硬核”成果
一支队伍管执法 顺势更得民心
一网统管 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连续三年成为省市“优秀生”
稻虾共养 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