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交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成绩单

连续三年成为省市“优秀生”

  本报讯 (记者 龚洁 赵芷萱 通讯员 高路) 萧山乡村振兴又迎来好消息。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综合考核优秀的市、县(市、区)和省直单位,萧山榜上有名。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一个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格局。2021年,我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0.16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增加值60.77亿元,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57元,增长9.5%,连续13年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赶超城镇,城乡收入比下降至1.63∶1,“三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更是群众安身立命的压舱石。近年来,萧山持续推进非粮化整治,让良田真正回归“粮田”。“你看,原先的这片粮食功能区里有种苗木的,也有荒废的,现在全部种上了粮食作物,真好啊。”看着生机勃勃的田野,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截至去年底,全区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9.41万亩,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5.24万亩,目标完成率达124.9%。

  “怎么也没有想到,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田地,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临浦镇横一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临产成了村里有名的“导游”。看麦子、赏稻浪,田里的“风景”一波接着一波,一到周末,“村里堵”成了新常态。

  这“卖风景”的背后,美丽乡村帮了大忙。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镇村请来设计师和运营团队,将零散土地打通,一片难得一见的千亩稻田横空出世,鸭舍成了咖啡屋,机耕路成了跑步道,水渠上架上了小火车……纷至沓来的城里客,让村里人着实开了眼。

  一花独放不是春。萧山将美丽乡村的版图越扩越大,截至去年底,4个未来乡村试点领跑省市,第一批1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不断加速,第三批提升村和126个整治村通过验收。

  一山一水,如今成了戴村镇佛山村最看重的“宝贝”,按照村民的说法,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才引得进各种游乐设施。

  短短几年间,村里建起了溪上竹屋,引入了峡谷漂流,飞起了滑翔伞,还将荡起高空秋千……项目来了,村民们的盼头也来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自家的美丽庭院改造成民宿,“不说节假日,工作日都有不少人来佛山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捧起旅游的饭碗呢!”佛山的“共富”路,就这样铺展开来。

  乡村的发展,归根到底要让群众有获得感,让共同富裕的生活图景在乡村延展。去年,我区谋划制定了农业农村领域推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全区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50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955元,同比增长13.0%,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萧暖暖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跑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速度 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硬核”成果
一支队伍管执法 顺势更得民心
一网统管 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连续三年成为省市“优秀生”
稻虾共养 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