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宣传督导垃圾分类 河上首个机器人上岗

  ■记者  杨圆圆  通讯员  王军良

  “小纳小纳,塑料瓶是什么垃圾?”“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近日,河上镇首个专门宣传督导垃圾分类的智能机器人在伟民村光华畈小区垃圾分类点上岗,引来了众多居民围观。

  伟民村垃圾分类负责人表示,伟民村新引进的智能机器人“小纳”,不仅能实时监督、提醒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还能跟居民互动唠嗑。

  认真负责的督导员

  “垃圾分类不合格,请正确投放。”“小纳”头顶上的AI监控24小时运转,可智能识别垃圾投放人员身份信息、分类投放质量、违规行为,具有对居民实行智能语音督导、投放驿站远程控制等多项核心能力,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闭环处理。

  不仅如此,通过控制垃圾房所有AI摄像头,“小纳”可以实现垃圾投放站24小时360°无死角违规行为侦测,让投放行为“一览无遗”。对于居民投放垃圾时的违规行为,“小纳”会立即联动拟人宣教系统及时进行现场语音督导并劝阻整改,如居民现场不改正,则会将实时抓拍记录上传至云端,自动报警形成处理工单推送给督导员及时处理。

  专业亲和的宣导员

  “小纳”除了是一个尽责的AI督导员,还是一个兼具专业性和亲和力的垃圾分类宣教员,人机交互问答、智能语音劝导、精准语音问候、分类知识百科,均不在话下。

  针对小朋友、老年人、成年人等不同人群,“小纳”都热情洋溢,还会采取个性化打招呼语音,极富正能量。当居民遇到分类难题时,“小纳”会调用丰富的垃圾分类知识库,现场为居民答疑解惑,助力垃圾分类。

  “小纳”上岗后,受到小区居民的欢迎。董阿姨说:“机器人小纳来了后,我们家孩子每天都主动去扔垃圾,扔完垃圾后还能得到它的表扬。”在“小纳”指导下,小区垃圾分类状况明显好转,垃圾分类投放准确度大幅提升。

  伟民村垃圾分类负责人说:“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工程,全村每天投放量大,单纯依靠人工监管难以全面兼顾,影响垃圾分类的效果。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在小纳的加持下,不仅解决了垃圾分类人工督导成本高、违规取证难、数据统计不准确等痛点问题,而且形成了科学化管理模式、长效化监管机制,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管理效能,未来这个模式可以在其他村庄逐步推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影像
宣传督导垃圾分类 河上首个机器人上岗
北大信研院与益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欢潭村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区级示范点”
宁围扬帆未来智造产业园正式启动
厢心驿站 服务暖心
瓜沥组织千余人开展安全培训
盈丰举办宗教场所安全培训暨消防演练
远大村:垃圾集置点穿上“花衣裳”
所前开展工程车超限超载“综合查一次”
保持血管“年轻” 对健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