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沅哲 通讯员 凌亚红
“并非由于乡情,而让我偏爱湘湖龙井/只由于湘湖龙井那种特殊的嫩芽/那股特殊的清香,让我/飘飘欲仙”。这是萧山籍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影视编剧、作家黄亚洲先生写在《湘湖龙井》中的诗句。
近日,“黄亚洲书院”在蜀山街道正式开馆,这首诗也出现在书院的展馆中。
作为萧山区茶文化研究会特聘顾问,黄亚洲先生认为“喝茶,并不仅仅是喝茶,也是喝文化。”
众所周知,西湖龙井曾在乾隆游西湖时得到盛赞,被奉为“御茶”。殊不知,萧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以“山多茗”而著称。风靡宋代的斗茶文化,其斗茶地就有一处在湘湖的茗山。
《浙江通志·茶叶专志》主编阮浩耕认为,宋代杭州地区最有名的茶是西湖茶区的“白云”和“香林”,当时越州(现绍兴地区)最有名的茶便有湘湖边的茗山茶,可与“白云”“香林”齐名。明代之后,“白云”“香林”演变成了西湖龙井,而茗山茶则演变成了湘湖龙井,它们同是龙井的源头。
在形制上,湘湖龙井以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鲜叶为原料,采用精湛的加工技艺制作而成,具有外形平扁光滑、大小匀净、色泽嫩绿有光泽,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甘醇爽口、经久耐泡、叶底幼嫩成朵的优异特征。
据了解,作为我区农业产业的特色产业,湘湖龙井每年产量达400多吨,总产值1.15亿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湘湖龙井先后被评为“中国杭州十大名茶”“浙江省区域名牌农产品”和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产品”,成为湘湖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