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美好推荐官:陈妙林
陈妙林,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旅游协会会长、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他从萧山宾馆起步,将开元旅业集团打造成总资产超过190亿元的大型旅游产业投资与运营集团。曾获2017年度“浙江饭店业发展杰出成就奖”、 2018年度“旅游思想者”、 2019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年度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
■文/记者 徐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市心路上的开元名都大酒店,已在繁华路口矗立了17年。曾经的杭州第一高楼已被近几年的建筑赶超,但它依旧是萧山人心中不变的地标,正如开元的创始人陈妙林。
游泳、跑步、骑行……
活跃在萧山各个运动场景的企业家
走进陈妙林的办公室,除了塞满大大小小书籍的书柜,最抓人眼球的就是立在窗边的自行车和满柜的体育赛事奖杯。运动达人,这是除企业家身份外,陈妙林的又一标签。
总去萧山体育馆运动的人,应该经常能捕捉到陈妙林的身影。45岁以前,陈妙林的每日常规运动是打篮球,无奈在一次比赛的碰撞中手部骨折,他只好放下这项激烈的运动,投入游泳的怀抱。最早的时候,陈妙林一到冬天就跑去体育馆游泳,几乎每年都参加横渡钱塘江的活动,甚至在他的支持下,湘湖冬泳也成了正月里的固定项目。二十几年过去了,身边的冬泳伙伴也从一开始的个位数发展成了一支六百多人的冬泳队伍。
陈妙林说,冬天光游泳可不行,一上岸你就直打哆嗦,所以必须要坚持跑步。“游泳有了,跑步有了,干脆就再加个骑行,这样就可以去玩铁人三项了。”他的“铁人”运动生涯也由此开始。萧山举办过三次铁人三项赛,陈妙林都去参加了,都在湘湖边上。“拿过年龄组两次第一和一次第二。”他谦虚地说道,“幸好铁人三项有年龄分组,不然我们肯定比不过年轻人的。”
每周日,陈妙林都会进行室外的长跑。有的时候去钱塘江边的江景跑道,一路跑到之江大桥再回来,正好是个全程马拉松的距离;有的时候则去湘湖边,和朋友一起,从湘湖一期跑到二期、三期。说到湘湖,陈妙林把它称为萧山人的“绿肺”,在那里跑步、骑行或是进行其他锻炼都是非常舒适的。“现在湘湖环境这么优美,靠的是几代人的付出和努力。”曾经的湘湖只有一块块小的湿地,上面还盖着一家家砖瓦厂。直到砖瓦厂迁走,湘湖开发一期、二期,它的魅力才慢慢显露出来。“萧山人能有这么一个‘后花园’,是件很幸运的事情。”
古民居式的酒店构想
来源于一个老萧山人的梦想
开元在绍兴大禹陵附近,依托当地的古村落建造了一座古镇式的度假酒店,这类古民居、古村落式的酒店构想来源于陈妙林儿时对萧山的记忆。
陈妙林的老家是沿着城河的,“我从小在那里长大,后来才搬到了永兴公园附近。”那个时候,城河两岸都是商铺,非常繁华,陈妙林的父亲也在那开了一家小餐馆。街坊邻里的关系也和现在大不相同,到了吃饭的点,还年幼的陈妙林会端着一碗饭,从街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一百多米的距离,他一家家地串着门,和熟识的小伙伴们打招呼,客气些的街坊们还会给他加些菜。“这其实也是我们以前交流、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陈妙林戏谑道,“那个时候,城河边上的人家互相都熟悉得很,家里有几个人,父母在哪里工作,小孩在哪里念书什么的都知道。不像现在,我在一个地方住了近二十年,可能还不知道楼上楼下邻居的名字。”
陈妙林曾带着女儿去过绍兴这家酒店,女儿没有见过这样的生活场景,对此又惊又喜:“爸爸,原来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这样的。”陈妙林心中其实还有遗憾,作为一个老城厢人,他知道城河两边原有不少的古建筑,但后来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心怀旧梦的他,在进化新建了一座江南民居式的酒店,“也算是完成了我们这个年龄段人的一个梦想,还原一下童年的生活场景。”
钱塘江边的抲鱼人
是他对“弄潮”精神的初印象
陈妙林和开元,可以说是一路见证着萧山的发展变迁。“曾经的萧山,真的穷。”陈妙林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颇为感慨:“你们年轻人可能没有感受过,在我们小时候,周围人对萧山就两个印象。一是萧山人就是卖萝卜干的,第二个印象就是只要有萧山人,就是来收鸭毛鹅毛那些东西的。”
为什么会穷呢?因为萧山挨着江,遭受钱塘江潮水的冲击太重了。潮水一来,江边的家庭都要遭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萧山沿江一带盖的基本都是茅草屋,因为草屋即使被潮水冲塌,重新铺起来也能方便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萧山人干脆举家搬到了江对面。“人口稀稀拉拉,甚至连家也保不住,就会被别人看成是穷地方了。”
但也正因为钱塘潮水的侵袭,才有了萧山人引以为傲的“弄潮儿精神”。陈妙林小的时候,常常去钱塘江边游泳,能看到不少人冲进潮水里捉鱼。“男人们都是光着膀子,有的连裤子也不穿就下江捉鱼。脱光衣服是因为担心潮水把泥沙卷进衣服里面,增加人身上的重量,这样就比较危险了。”陈妙林细细描绘着那个场面,直呼自己真的亲眼见过好多次。少年时的他看着那些人拿着网兜在江边沙地上奔跑,潮水滚过来,卷起几条鱼拍向岸边,鱼儿们便被拍晕了,捉鱼的人飞快地一兜,不管有没有兜住,径直向前跑,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往复。
“这个精神,我们叫它‘弄潮’。我们这一代的企业家,大多都是在这个精神的鼓舞下拼搏出来的。”穷则思变,在陈妙林看来,正因为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一批批勤奋且吃苦耐劳的萧山人。
问答
1.说说在萧山最常去的一条路及原因。
我还是会选市心路,因为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这条路上。而且这条路可以说是见证了萧山发展的历史,看着它从南到北的拓宽延长到现在的钱江世纪城那里,你可以感受到萧山的一个发展脉络。
2.对现在萧山的年轻人有什么寄语?
年轻人要选准一件事情,坚定不移地做好,即使碰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也要用坚强的意志力把它做下去。
3.2022年在萧山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今年最想做的就是把森泊的二期做起来,想要打造一条网红街,选址在湘湖最合适。因为现在的消费主力,大多是年轻人,我们要跟着这批目标客户走。我希望每一个来到湘湖的游客,是能被我们吸引住,并且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