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住建局:立足“三个聚焦” 交出共同富裕的高分答卷

投身“两个先行” 争当示范表率
振宁未来社区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城市绿地公园
钱江世纪城亚运主题公园
安置房建设
老旧小区改造
美丽乡村建设

  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具有萧山辨识度的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样板;要形成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服务体系,打造硬配套提级、软实力升格的品质单元;要借势亚运筹办提升城乡风貌,聚焦“一老一小”增进民生福祉,涵养城市气质促进文化认同。对萧山在高质量发展中全域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区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面深化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全域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打造“八八战略”区域样板,争当“两个先行”区域示范,奋力谱写新时代城建事业新篇章,为推动我区城市能级跃升作出新贡献。

  ■文/靳林杰  高云云   图片由区住建局提供

  聚焦精准覆盖

  持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从最早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的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萧山基本形成了广覆盖、分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覆盖面逐年扩大,保障范围越来越广,解决了众多新萧山人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其中,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供应,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以及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租金略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

  今年,3宗公租房地块正在建设用地农转用、控规调整等工作,总建筑面积合计15.31万平方米。同时,我区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工作14142套(间),达2.7万套杭州市考核任务的52%。

  去年12月,杭州发布《杭州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让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这一概念出现在市民眼中,更便宜的价格购房能享有与购买商品住房同等的公共服务权益,这也让不少萧山市民期待我区的第一个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会在哪里。

  今年,瓜藤山单元共有产权地块为我区首个共有产权房项目,位于南部新城与湘湖新城的交接区,靠近03省道、亚太路、风情大道、时代大道等枢纽,地块面积47.7亩,建筑面积7.95万平方米,现已完成项目选址论证。

  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享受到公租房保障,我区采取公租房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预登记相结合的保障模式。新增公租房货币补贴保障家庭222户,累计保障2676户,发放补贴758万元。同时,保障各类人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2843户,发放补贴3296.5万元。

  不仅要“有的住”,更要“住得好”。区住建局推进2000年以前四层及以上老旧房屋数字化监测,目前数字化监测系统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开展全区农村自建房和城乡危旧房安全专项整治,各镇街已排查房屋1183处,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房屋47处,均已制定解危计划。完善农房建设智慧管家系统,细化施工“四到场”管理模块,新增镇、村两级定期巡查与预警等功能,不断规范农房建设管理。

  聚焦功能优化

  提速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钱江世纪城沿江跑道全新升级,这条集散步、跑步、骑行等功能为一体的沿江“最美跑道”,是世纪城沿江景观带的一部分。沿江“最美跑道”周边,宏伟大气的亚运场馆近在眼前,钱江世纪公园花盛树茂如森林氧吧,周边还有热闹的餐馆、草坪露营地,安静的咖啡馆、美妙绝伦的光影,成为新的市民打卡点。

  据了解,今年我区要推进8条、21.62公里绿道新建和提升改造,目前已完工3条、14.22公里。上半年,萧山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对市民出行、游玩提供了极大便利。

  如停车泊位已建设完成6210个,新增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263个。完成地下空间新增开发量54.22万平方米。8条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推进管线入廊工作。推进9个城市公园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已完工3个;推进13个海绵城市重点项目,完成区域化面积2.85平方公里。

  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上,区住建局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接户率未达标行政村进行提质扩面,对246个处理终端进行提标改造,推进智慧运维监管平台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衙前镇杨汛村完成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建设,楼塔镇大同三村、楼英村完成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

  随着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除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我区通过改革创新,深化数智赋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样进展迅速。目前,已在钱江世纪城亚运村观澜路、金城路、机场快速路、开发区信息港小镇周边五公里等路段布局了车路协同应用服务,支持无人驾驶服务,服务智能出行。地下隐患智防应用场景建设已在亚运村及平澜路试点推进,系统监测覆盖面积约10平方公里,闭环处置各类风险点15处。此外,住宅全装修“一站达”应用场景也得到更新完善,新增“一码收房”“一键保障”功能,业主反馈问题处置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数智赋能行业管理上,区住建局推进“智慧建设云平台”二期建设,着力打造浙里工程建设现场管控系统(萧山版)。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继续深化工程审批改革,牵头推进工程联合验收,全面实行全过程数字化图纸管理,试行分阶段施工许可及分期竣工验收,助力我区投资项目建设。

  聚焦“一老一小”  

  打造“旧改+未来”萧山模式 

  “整个社区和以前相比,变好了太多。”家住城中花园的王先生称赞道。最近,该小区的建筑外立面完成改造,崭新统一,道路绿化质量也在持续优化,如今的城中花园已是焕然一新的“河景”小区,这让在这生活了多年的老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

  今年,区住建局将湘湖社区、广德小区、城中花园、振宁社区、盈二社区五个社区定位未来社区示范点项目建设,共要完成88幢约2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任务。通过“旧改+未来”的联动机制,老旧小区改造则变“单独改”为“连片改、综合改、整体改”,以未来社区为方向,融入未来社区场景建设,聚焦百姓需求,改造一片,完善一片,真正实现“最多改一次”。

  “旧改+未来”的模式有何特色?未来社区的“未来生活”又重点体现在哪里?区未来社区建设专班负责人表示:“示范点融入未来社区的建设理念,更突出‘一老一小’服务配置,把原本老旧小区的短板功能补齐。”目前,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多数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成效明显。

  比如盈二社区和湘湖社区刚被列入省级第五批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其中盈二社区智慧中心空间搭建完成,残疾人之家已经投入使用。湘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湘湖党群服务中心等邻里场景,幸福学堂、共享书房、共享书架等教育场景都已建成,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健康场景基本建成,同时配备了共享办公室、共享会议室等创业空间场景。

  接下来,区住建局将继续以领跑姿态奋战奋进,加快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旧改示范“萧山模式”,打造“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小区,抓紧抓实各项工作推进,争当旧改领域的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交出一份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高分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投身“两个先行” 争当示范表率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企业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教育
区住建局:立足“三个聚焦” 交出共同富裕的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