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化镇欢潭村名片

欢潭村:村民生活富足 每天都像住在“景区”里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基本情况:位于萧山区南部,地处浦阳江东岸,会稽山西麓。现有农户1190户,人口3900余人。

  近年荣誉:国家3A级旅游景区、第三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浙江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杭州市摄影村等。

  ■萧山网记者  童潇潇

  这方水土,自古人文鼎盛,人才荟萃。看似寻常的欢潭村,岳飞在此饮潭水而欢,田氏望族聚集此地,“五义”精神在此扎根绵延、接续传承。

  跟随着欢潭村党委书记梅李栋的脚步,青瓦、白墙、石径、曲巷、古宅随处可见,一个环境上“新”与“美”、文化上“古”与“厚”的诗意古村款款而来。

  “几年前,欢潭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地域特色明显,但整体风貌偏旧、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梅李栋回忆道,借助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东风,欢潭破茧成蝶,一跃成为备受关注的乡村旅游热点,周末和节假日更是游客如织。

  如今,整个欢潭古村落被打造成忠义欢潭门户区、南宋古村风情区、休闲康养区、原住民生活区和地方产业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同时逐步开展农家乐、民生产业,引进户外拓展运动团队,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这个颇具“国际范、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的美丽乡村点缀在进化镇的版图上,美丽经济、富裕生活让村民有了更多的期待。

  若干年前,村民徐钱权怎么也想不到,祖传的松花麻糍手艺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现在村里很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看着自家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徐钱权脸上满是笑意。

  在富民的同时,村里也始终心系老年人的冷暖。

  “今日菜谱:土豆烧肉、包菜炒肉片……”和往常一样,欢潭村“五义食堂”飘出了阵阵饭菜香。在梅李栋看来,老年助餐服务是事关老百姓的民生实事。这个运营了三年多的老年食堂,在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力下,老人们每天都能吃上荤素搭配的可口饭菜。

  让村民们高兴的事情还有不少:道路开阔平坦,村貌极大提升,每天都像住在“景区”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一个富有场景感、舒适感和幸福感的未来乡村正在从理想走进现实。

  一口欢潭,见证千年繁华;古村风采,隐于烟火老街。从历史中走来,欢潭老街却并不老气,新貌新风扑面而来。沿着青石板一路向前,近千米长的老街古韵悠悠、两侧店铺林立,在“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基础上,也不乏特色餐饮、精品民宿、传统手工艺制作、生态农业观光基地、研学旅游等多元业态。

  一边实践一边探索,欢潭村在“五义”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称之为“五义指数”的评价体系,也是欢潭版的“共富指数”,并通过“五义家园”数字驾驶舱,拓展公共服务空间的辐射半径与服务人群,绘制全域治理一张图,实现乡村智治和善治。

  聚焦“新文旅、新服务、新平台”三大目标,梅李栋表示,欢潭村将笃定“文化+古色”为主线的“美丽路径”,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全域景区化,促进美丽乡村不断迭代升级,力争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沉淀了岁月与时光的欢潭村,通过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保护和修缮,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正焕发出全新的迷人光彩。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靓丽、更富饶的宋韵古村,正热忱期待四海宾朋的到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财经
   第08版:广告
欢潭村:村民生活富足 每天都像住在“景区”里
非粮化整治 迎丰收
新街:环境整治 让农贸市场有“文明范儿”
靖江:政务服务礼仪培训 提升服务“软实力”
孙玲玲:心路十年 从幕后走到台前
萧山开展电动自行车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