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网记者 邱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这是我们儿时常玩的“木头人”游戏。田海华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活生生的爱人有一天会因为一种叫“渐冻症”的病,成为一个有嘴说不出,有腿迈不了的“木头人”。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从金建华被确诊算起,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整整十三年,他从最初只是抬不起手,到现在的无法自主呼吸,无法张嘴进食,全身上下只有一双眼珠还能转动。而妻子田海华一直不离不弃,守在他身边。
丈夫病情每有波动
她就跟着换个“生活习惯”
田海华是义桥镇联三村村民,今年44岁。2009年,一个平凡的午后,丈夫金建华不经意说起:“我的右手有点举不起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本以为只是一个“小毛病”,没想到经过检查医生却告知,金建华得了“渐冻症”,这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运动神经元性疾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无法治愈,患者会逐渐从手足无力到呼吸衰竭。
“怎么可能,医生,能不能再仔细查一下,我老公还年轻,平时身体好得很,怎么会得这个病?”田海华一下子便急了。
不死心的田海华拉着丈夫又跑了好几家医院,还跑到了上海华山医院,但结果都是同一个——渐冻症。
丈夫也确实如医生所说,症状从最初的“右手无力”逐渐蔓延到了全身,渐渐地,他无法自己站立,再后来自己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吃饭、呼吸、排泄……一切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动作,他都无法做到了。2012年,金建华上了无创呼吸机,到2018年12月,为了保命不得已做了气切手术,用上了有创呼吸机;2014年底,吞咽功能基本消失,便又做了胃瘘手术;2021年底,因长期卧床,经常性尿路感染,又做了膀胱造瘘手术,身上插了越来越多的管子。
2018年,金建华做完气切手术后便完全丧失了语言功能,从那时起,田海华的睡觉地点就从“陪护床”转移到了“护理床”。90厘米宽的护理床,挤两个成年人,早上田海华起床时,骨头常常是僵硬的。
“老金没办法说话,万一晚上有什么事可怎么办?我一定要听着他的心跳声才能安心。”田海华说,“我已经习惯了,哪里都睡过,他在重症监护室,我就在窗口边的汽车里;他在病房,我就在旁边的陪护床上;他在家里,我就在身边。他的病每次有个新情况,我就跟着换个新的生活习惯。”
只要丈夫一个眼神
她就知道他需要什么
田海华说,早些年,自己是个“气头很急”的暴脾气。丈夫恰恰相反,脾气一直很好,不管是生病前还是生病后,都是很温柔的人。那时候,丈夫还能说话,就劝她:“这病是看不好的,得了就得了,顺其自然吧。”
正是丈夫这句话,给了田海华启发:医生都说这病是无药可医的,生存时间只有三年半,既然求医无望,那自己就尽力照顾好他让他活得更久。从那时开始,田海华不再强拉着老公去看病,而是自己每天一有空就上网查关于这个病的种种资料,在金建华刚起病的那会儿,她已经完全了解了这个病的发展进程,什么时候要气切,什么时候要胃造瘘,病程发展中如何减少意外发生……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田海华陪丈夫闯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
田海华告诉记者,前两年,丈夫还能灵活转动眼球,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现在连转眼球的动作也越来越慢了。多年的陪伴,田海华可以与丈夫通过眼神进行交流,“他看我一眼,我就知道他要什么了,这个病,只能至亲来照顾,换成旁人,没法沟通也没法理解。”
生活以痛吻她
她最常说的却是“感恩”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丈夫患病的第二年,公公因食道癌去世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田海华的肩上。虽然婆婆有退休金,丈夫也有病退金,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以及生活成本不停增加,一家老小全靠着这些也是“捉襟见肘”,日子难以为继。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田海华每天奔波在家和店之间。早上,她仔细地照顾丈夫吃饭洗漱翻身,收拾好后,匆匆拿上两块饼干“垫肚子”赶到店里,白天也总要回家好几趟,看看丈夫呼吸顺不顺畅,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照顾这种病人,除了体力的劳累,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压力,10多年来,我都是胆战心惊高度紧张地过日子,晚上也习惯了浅睡眠,怕一个不留神,让老公出意外,他的命是全拽在我们手里的。”
记者问,这么辛苦,会不会觉得命运不公平?田海华笑了笑,无奈又欣慰:“辛苦是肯定的,但我不怕苦,也没觉得命运不公平,我的生活让我感悟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了真正的爱情、亲情与友情,我只希望我先生能陪我们久点再久点便好。2022年我很荣幸被评为‘萧山好人’,其实这个荣誉是归大家所有,借今天这个机会我要谢谢我身边的‘好人’”。
她说,感谢丈夫这十多年来的坚持努力,让这个家保持完整,活得虽辛苦,却能一直忍受病痛,从不叫苦叫疼怨天尤人。
她说,感谢这么多年婆婆努力帮衬,亲戚们的经济支持和陪伴,13年来逢年过节家里从不缺热闹,平时有事没事也都会上门主动关心,家里有啥要帮忙的,只要一个电话,都会二话不说就赶过来。
她说,感谢身边的朋友,这么多年,有空都会来探望。感谢一起开店的隔壁邻居,每天帮忙开关店门(因为要照顾丈夫,她常常八点半左右才能赶到店里,旁边几家店的老板人很好,经常一大早就帮她开好了店门,还会帮她招呼顾客)。
她说,感谢店里的每一位客人,大多知道她的特殊情况,经常凑着她的时间来照顾生意,特别是一些支持了十多年生意的老客,因为要经常回家看病人,客人经常都是自助购物,这当中也给了她足够的包容……
末了,田海华说她很喜欢婆婆种的天葱,虽经历了一年当中的严寒酷暑,待到来年却依然盆盆翠绿,笔直冲天,而他们一家人像极了它,虽困难一直有,但从未被打败,正直、精神、刚强、有力地生活着。田海华还说她很喜欢听日语的那首《活着》:虽然艰难痛苦的日子很多,话说活着,真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