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Z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元” 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临浦以“最多查一次”助力高质量发展

  生产经营活动领域是当前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深入推进“三网融合”社会治理共同体,今年以来,临浦镇紧紧围绕省市区改革要求,以“制度管用、流程规范、措施有力”为目标,抓住体系改革“突破口”,在工作模式和机制创新上开展先行先试,通过系统集成、流程再造,致力推行“最多查一次”,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全域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镇已出动检查人员240 余人次,检查沿街商铺 1547 家,共发现隐患问题 1121 起,整改率达90%以上。

  ■首席记者  童志辉  通讯员  吴超   图片由临浦镇提供

  直面基层治理痛点

  进行职责梳理

  临浦镇面积达42.48平方公里,下辖34个村(社区),共有92个网格、675个微网格,辖区内经营主体有5960家,其中企业1452家,商铺4408家。由于经营主体多,经营范围杂,涉及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文化执法等诸多方面的管理要求,这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考验。

  痛点一:对口部门多,工作任务压力大。在日常管理中,镇级承担落实上级多部门、多条线的工作要求,主要集中在城管、应急、市监、消防、农业、网信办、发改、经信、公安、民政、司法、人社、卫健、文旅、商务、交通、住建、环保、教育等19个部门。以消防为例,需要对标承担区消防救援大队、区消防专委会、区委政法委、区应急管理局等多条线任务,由于条线不同、任务要求不同、执行标准不同等情况,导致在基层开展工作中,存在任务多头、内容重复、标准不同等情况。

  痛点二:管理队伍多,力量统筹难度大。目前,为了保障各办的正常工作,临浦现有各类队伍10余支,包括网格员队伍、协警队伍、城管队伍、城建队伍、消防救援队、安全员队伍、文化检查队伍、殡改队伍、水务员等。各队伍主要负责完成各自对应条线任务,也存在着检查内容单一,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情况,干扰了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痛点三:数据口径多,工作开展效率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涉及隐患上报、基层治理的app就有18个,包括民生e、数字城管、民呼我为、萧消119、云治火、工业企业在线、安全一把手、浙食安等。由于各个系统平台的信息尚未完成互通兼容,往往需要基层多平台、多条线、多频次上报。

  痛点四:检查事项多,闭环管理责任大。全区共有执法事项5876项,而实际在执法使用的高频事项仅为200项。由于检查内容不整合,未实现一次性全面问题诊断、一次性的告知,商家需要不断完成整改任务,执法检查温度略显不足。

  “六个一”工作机制发挥监管合力

  为有效破局,临浦镇以提升治理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目标,依托镇“临云智”系统集成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固化网格实现工作效率提升,借力任务清单化实现责任到人,建立闭环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初步形成“六个一”工作机制。

  所谓“六个一”,即聚焦任务集成,建立一张检查清单;聚焦业务集成,形成一个工作网层;聚焦队伍集成,组建一支检查队伍;聚焦系统集成,建立一个数据归集平台;聚焦闭环管理,形成一套处置机制;聚焦结果运用,构建一个赋码评价体系。

  结合省市区级场景清单,该镇聚焦热点难点问题、高频事项、重点领域,集成了一张总的场景检查清单,涵盖城市管理检查、消防安全、企业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燃气安全、建筑领域安全、网吧日常管理、歌舞娱乐场所日常检查、音像图书报刊日常检查、印刷(复制)日常检查等14大类别的288条检查事项目录库。针对不同性质的商家自动匹配适用的检查事项,如检查一家工业企业,自动匹配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三大类检查事项,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

  业务集成上,临浦建立了三级检查工作网层,第一层面为基础网格,通过92个网格、675个微网格检查人房企事物基础信息,信息归集在钉管家、统一地址库、四平台,在区智治中心、公安局、数据局的支持下数据已全部落仓;第二层面为检查网格,围绕重点检查对象和检查事项,以集镇和工业园区为范围,共划分6个沿街商铺网格和5个企业网格,共计11个检查网格;第三层面为执法保障网格,工作开展与业务条块相结合,坚持条抓块统做好检查执法保障。

  队伍集成上,临浦根据检查对象和事项的特点,对全镇各条线检查力量再整合,重新梳理职责边界,将11个检查网格形成11组固定人员的检查组,其中沿街商铺6个检查组,每组由指挥室、城管办、城建办、平安办、区域办及网格员组成,负责指定网格商铺的监督检查;企业5个检查组,每组由区域办、平安办、网格员、第三方检查人员组成,负责网格内园区企业的监督检查。同时,实行检查与培训两手抓,聚焦检查人员专业弱项、能力短板、知识盲区开展专项补习,提升业务能力。

  系统集成上,临浦基于IRS在临云智数据仓汇集钉管家、全量信息视图、萧消119、掌上执法、四平台等各方人房企事物数据1.29亿条,以数据集成实现系统集成。通过基础网格采集基础数据,检查网格采集业务数据,执法网格保障执法数据,强化数据的贯通流转使用,在实战中不断清洗校准治理数据,并集中反馈至全量信息视图,形成全镇共建同一套数据、共享数据建设成果的目标。数据逐步治理完善后,可进一步运用至各业务领域,用于政务审批与其他应用延伸。

  闭环管理上,该镇由综合信息指挥室统一调度各方队伍,以问题为导向,每3个月开展1次“最多查一次”行动;基于红领通及临云智系统,按照部门责任分工,统一流转各类检查任务,围绕问题分类处理。对于初次发现问题的,予以整改;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移交由执法队予以查处闭。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经营户,将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检查频次。

  结果运用上,临浦根据检查结果,对全域沿街商铺和企业精准画像并赋红黄绿动态三色码,同时对红、黄、绿码商铺和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跟踪管理,针对高风险商铺和企业有的放矢开展指导和检查,确保红码商铺和企业整治到位,黄码商铺和企业提档升级。同时推行轻微违法首违免罚、重大事故隐患严查机制,根据整改情况实现红黄绿码无缝转换。“另外,我们将在‘临云智’平台对广大群众开放经营户赋码情况,既倒逼经营户进行整改,也能有效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相关负责人表示。

  探索多元协作力求形成更多经验

  实践证明,临浦推行的“最多查一次”行之有效。主要体现在基层情况更明晰、检查工作更高效、营商环境更优化、企业评价更精准。

  比如,在各条线再次发布任务时,只需要通过网格队伍就可以直接开展工作,从而避免了单条线再组织再布置再统筹力量;从检查时间层面看,以食品店铺为例,以往燃气、消防、市容、油烟、工商、卫生需要6个条线工作人员上门检查,以每条线1次,1次检查5分钟计算,至少需要30分钟检查,且各条线检查情况自行记录无法共享;现在1个检查组通过全覆盖检查,仅需5-10分钟,依托“临云智”数字应用端一秒生成检查报告,实现提升效率、信息共享。

  再如,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把“多次查”合并为“查一次”。以一家店铺为例,每季度需要应对来自镇级、第三方服务单位、村级的常态化检查复查,以及省、市、区级专项督察抽查、执法检查等,而“最多查一次”每季度只需开展1次全面检查,被查店铺可一次性落实问题整改,最大限度减少了各部门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扰民扰企问题,实现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群众满意最大化。

  而通过清单化的检查获得商铺企业详细数据,检查人员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商铺企业规范经营、违法记录、整改情况等信息,从而对商铺企业作出更加精准、更加专业的评价。目前全镇已对1688家商铺和企业进行三色赋码,根据赋码情况对企业开展倾斜性检查,检查过程中对黄码商铺和企业在连续两次检查中全项未发现隐患可转为绿码,红码商铺和企业在下一次检查中全项未发现隐患则转为黄码,鼓励商铺和企业积极整改问题。

  下一步,临浦镇将以大平安系统集成为目标,加快整合资源、融合队伍,突出数字化引领、开放化融合,进一步研究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多元数据融合,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一体化运行、扁平化指挥、专业化执法”多元协作模式,在构建系统集成、上下联动、共建共治的整体智治体系中形成更多有益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元” 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影像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悦读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教育
   第Z01版:临浦月刊
   第Z02版:临浦月刊
   第Z03版:临浦月刊
   第Z04版:临浦月刊
临浦以“最多查一次”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