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季度“浙江好人”名单出炉

一句口头承诺 他信守了40年

  本报讯(首席记者 童志辉 通讯员 沈熙霞)在近日公示的2023年第二季度“浙江好人”名单中,所前镇越王村村民沈正志赫然在目。只因一句承诺,他守护朱凤标墓40年,跻身“诚实守信”榜单。

  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凤标墓,位于所前镇越王村山里沈自然村上安王。墓前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朱凤标元孙,已故著名文物专家、历史学家朱家溍先生书的圣旨。沈正志守墓,最初便是缘于和朱家溍先生的一个约定。

  “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了……”沈正志回忆说,当时朱凤标墓前都是村里大队集体的菜地,由他承包在打理。有一年十一前后,朱家溍来这里打听这块地的事,得知需要用自己的部分菜地修缮祖坟,沈正志马上答应并告诉对方:“这个地是大队的,你来修坟我马上不种了。”

  “地里还有作物呢!”对于朱家溍的问话,沈正志当即表示:“没关系,我马上收掉。”在他看来,这是集体土地,集体同意,他个人一定配合。

  之后沈正志热心地向村里反映情况,并拒绝了朱家溍先生提出的赔偿。最后,在萧山文保部门和镇村两级的支持下,朱凤标墓的修缮工程启动了。

  朱家溍先生又拜托沈正志能“帮忙看把牢”。沈正志心想,反正自家的田地就在附近,守墓、种地可以兼顾,就爽快地答道:“好的”。谁也没想到,这一句口头承诺,沈正志已经信守了40年。在修缮工程进行期间,他不仅义务当监工,还从自己承包的采石场里拉来石块,无偿提供用于工程。

  在墓地修缮完工后,沈正志又挑起了日常看管的担子,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他几乎隔天都会去朱凤标墓检查清理。这一行动村民也都看在眼里,村民沈正奎说:“修复之后,坟上杂草丛生,都是他主动去除草,走上去的路不平整,都是他去修整,这样大家去扫墓的路都比较平坦畅通。”

  没有编制,没有工资。40年来的坚守,只因一句当年的承诺。虽然日渐年长,但沈正志表示:“我管不下去了,儿子管,子子孙孙管,一定要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下去、传承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影像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悦读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教育
   第Z01版:临浦月刊
   第Z02版:临浦月刊
   第Z03版:临浦月刊
   第Z04版:临浦月刊
助力零碳场景建设 萧山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全市“三连冠”
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入选省级示范
首个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站即将投用
瓜沥被授予“中国卡巴迪之乡”
一句口头承诺 他信守了40年
益农:发布十大工业投资项目
两岸连线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