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7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完成赛事服务保障工作

赛后更精彩!

  ■文/记者 林青颖  摄/记者 旷野

  要说杭州亚运会期间,哪些亚运场馆是观众们最爱的打卡点,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必然算得上是榜单上的“top”级选手。

  无论是那火热刺激的赛事,那国潮风的拉拉队,抑或是那频频现身篮球明星的观众席,这里,几乎天天都有“爆点”,让来现场观赛的观众直呼“票价太值”。

  昨日,随男子篮球比赛落幕,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也圆满完成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篮球比赛的赛事服务保障工作。

  “冰篮”场地任意转换

  这个体育馆有点酷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是“双蝶”场馆之一,除了承担专业篮球赛事,这个网红场馆还有另一副“新面貌”——馆内有一块场地具有“冰篮”转换的独特功能。据悉,主体育馆只需100余个小时,就能完成覆盖全场的制冰工作。制冰后可根据不同赛事需求,在6至8小时内迅速转换场地性质,在“热炸”的篮球场与绽放美丽“冰菱花”间相互切换。这也是目前杭州乃至浙江省唯一可以举办国际级比赛的“冰篮”转换场地。

  记者了解到,这酷炫的转换背后,是因为场地自带的以乙二醇为载冷剂的制冷系统——通过场芯下预埋的制冰管道降低地表温度,再进行洒水制冰,慢慢达到不同赛事所需厚度。制冰后,场地就能变成一个冰面尺寸为30米×60米,共1800平方米的符合国际冰上赛事级别的场地,可承接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赛事。

  至于“冰转篮”,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运行团队竞赛综合事务主任朱怿之介绍,一共有两种“变身”方式。“一种是把冰敲碎带出去,还有一种转换形式是自然化冰,时间会久一点,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我们也预先在场地周围设置了排水沟,让转换更‘丝滑’。”

  赛后  这里的活动还会更精彩

  经过杭州亚运会这一次“大考”,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运行团队的信心和底气显然更足,朱怿之表示,赛后,团队将借助场馆这一平台,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为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助力。

  “包括空间组织、硬件条件等等,我们的场馆都能满足洲际甚至世界性赛事的要求。”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场芯面积达到了323平方米,净高45.1米,内部净高37.4米,可以承接不同种类的专业赛事,朱怿之说,“基本上室内举办的赛事,场馆都可以承接,如羽毛球、排球、网球、篮球、冰球等。”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屋顶总荷载约270吨,这也意味着,赛事之外,这里还能承接诸多演艺活动。“我们还专门设置了上下两层马道,方便检修赛事照明和吊点荷载、捆绑等。”

  “赛时为亚运,赛后为城市,在全民健身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当下,我们也希望能够营造可持续的、蓬勃的体育生态。”朱怿之说,“未来,我们会与其他场馆进行联动,发挥叠加效应,同时也会从场馆本身出发,去辐射周边区域,以点带面,为城市带来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伊拉克记者Hussein Ali Hussein将带一份《萧山日报》回国~~~
花样游泳开赛~~~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完成赛事服务保障工作~~~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萧看亚运
   第03版:萧看亚运
   第04版:小记者
“这届亚运会你们成功了”
每滴水都要经过7道“关卡”
赛后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