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亮相2023年全国综合实践教育学术年会

萧山这所小学的“四小一世界”课程引发关注

  ■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王玲珏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萧山区市心小学关于推进“双新”课改、深化实践育人的“四小一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发关注。

  什么是“四小一世界”?

  新课程方案对学校规划实施跨学科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每个学科拿出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协同。

  市心小学校长章小燕告诉记者,基于此,学校参考省编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遴选课程内容,确定了具有层级性、系统性的主题系列框架,构建了“四小一世界”综合实践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分别由“校园小主人”“生活小能手”“环保小卫士”“非遗小传人”和“童眼看世界”五大板块构成,内容涉及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智慧生活、社会责任、审美情趣等方面,将学校、社会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社会责任担当。

  对市心小学四年级的沈毅成来说,校园里的植物大多都是自己熟悉的“小伙伴”,而这份熟悉来自一场综合实践活动《走!我们探树去》。

  在一个多月的学习中,沈毅成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校园里的植物有了充分的认识,还搭建了校园植物模型,同时通过上网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破解了校园植物分布的秘密。

  “活动开始前,我们对校园里的植物并不熟知,甚至连植物的名字都说不上来。如今,我们不仅能够熟练地说出校园内植物的名称,还能够描述它的生长习性、实用价值,也能够主动而自信地介绍我们校园里的植物。”沈毅成颇有信心地说道,“今后,我们将带着这份对于校园的热爱,做好校园小主人的角色,继续开展爱绿护绿行动,去认识和保护更多的自然植物!”

  这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科学、信息科技、美术、语文、英语、数学、劳动实践”7大学科6大成果的研究,也让孩子们从中学习到了植物知识、语言表达、美术创造、视频制作、沙盘模型搭建、位置与方向、信息搜索、数据测量等等。

  在“四小一世界”这一大体系下,像这样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断在市心小学发生,比如《寻找朋友的家》《探寻家乡的戏曲》《校园小导游》……让孩子们在实践探索中成长。

  “我们的课程基于省编综合实践活动手册进行‘1+10%’的校本化架构。融合不同学科,每个大主题学习,安排每周约3个课时,引导学生在完成国家课程‘1’的同时,系统化完成‘10%’的跨学科任务,帮助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章小燕说道。

  新学期,市心小学“四小一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已经发布,《脸谱大世界》《你好杭州》《明亮的世界》《探索身体奥秘》《“乐”生活》五大课程主题已起航。秉持“看见孩子,看见未来”的办学理念,学校设立了跨学科教研团队,各学科教师在省综合实践特级教师金百炼的领衔下,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组织研磨,协同备课,努力谱写“让每一个生命有声有色成长”的市心好少年发展命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财经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教育
上门“问诊开方” 做实驻点监督
萧山诸暨联手推进浦阳江流域共治
治理小微水体 扮靓水美乡村
浙东运河衙前文化园开园
萧山这所小学的“四小一世界”课程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