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有优学 学有优教

萧山全心全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记者 朱颖华 通讯员 郎露寅

  本版图片由区教育局提供

  教育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

  作为全省人口最多的区、县(市),萧山全面建设美好教育示范区,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萧山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促进普高学校特色发展,坚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开展普适性老年教育、普惠性学历教育、普及性市民教育,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排名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为助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人有优学,学有优教,当前,萧山正积极打造“尚学萧山”城市金名片,建设教育高地,打响教育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

  “城乡均优”,让每个孩子上好学读好书

  优质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萧山现有学校360所,在校学生26.8万人,总体规模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在推进全域优质均衡的过程中,萧山坚持实施“城乡均优”,构建一体化基础教育结构,一系列新路径、新举措、新模式不断涌现。

  为了破解城乡、片区、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萧山深入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1+8+X”的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运行模式全面启动,其中既有“名校+新校”、“1+1”结对、“中心+中心”引领,也有“点对点”联动。目前,全区义务段公办中小学教育共同体结对覆盖率100%,依托8个集团学校系列组建的37个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常态化开展帮扶工作,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抱团合作、共生发展,有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面对区域人口集聚、入学需求急增的情况,萧山抓重点、破难点,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对应快速上升的产业发展和迅速延伸的城市骨架,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投入新学校建设。萧山区义桥镇是吸纳新增人口的主要区域,御景蓝湾小区1.7万居民中有六成是新杭州人,学龄儿童入学压力较大。萧山教育根据问题谋篇布局,今年9月,三江小学如期投入使用,一年级新开10个班级,提供了450个学位,及时缓解了渔浦小学、义桥二小的招生压力,有效满足了适龄儿童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在加快优质资源形成方面,萧山拓宽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通道,在引入崇文、杭二、学军等教育集团,首次实体化“跨江”办学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合作办学力度。2022年以来,杭州师范大学分别与益农镇、新街街道开展合作办学;学军中学、天长小学、崇文实验、上海世外分别与钱江世纪城6所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萧山大力推进乡村综合教育改革,着力提升南部山区教育水平。以河上镇为例,钟海平、郑巍巍、吴福雷3位特级教师的引入,乡村未来学校新样态的探索,让这个山区小镇走出了一条富有萧山特色的乡村教育振兴之路。未来3年,萧山还将实施南部教育共富工程,计划新建城乡“1+1”紧密型教育集团14个,推进南部山区五镇街跨层级跨区域名校集团全覆盖,重点培育区域优质校6所,从而撬动南部教育跨越式发展。

  作为流动人口大区,萧山自2022年以来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提升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目前,萧山已有2所“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1.4万余名学生享受了政府购买学位服务。

  “五育培优”,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萧山教育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萧山强化培根筑基,完善中小学“三全四课五育”评价机制,贯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促进素质教育,萧山教育加快落实《杭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完善“一人一技、一生一艺”培养体系,在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体育、艺术、劳动等学校素质教育基地50个。

  围绕杭州亚运会,萧山教育全力以赴参与亚运保障,组织师生参加赛事协助、志愿服务、风采展示等,并着力放大亚运育人作用,大力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广泛开展迎亚运体艺活动。

  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润泽心灵。近几年,萧山在持续开展阅读推广的基础上,掀起了校长读好书、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亲子阅读等一系列活动,从教师到学生和家长,从校园到社会和家庭,大力引导全区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依托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萧山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美好教育”全过程,统筹建立心理健康服务“345体系”,全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为全区青少年构筑起一道心理健康免疫屏障。截至目前,萧山已实现中小学标准化心理辅导站、“健康副校长”100%覆盖,成功创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省级示范点26个,数量居杭州市前列。

  萧山积极落实减负增效,继续把“双减”摆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牢固树立大抓质量的鲜明导向,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巩固扩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防止学科类培训回潮反弹。

  “学城联优”,职教成教发展内涵更丰富

  2022年5月,国家新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萧山进一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开启职业教育的迭代升级。

  萧山认真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促进科教融汇为方向,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需求,实施新一轮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调整,实现了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开辟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领域、新赛道,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全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调整新增了十多个紧贴地方产业需求的专业(方向);中高职一体化招生进一步扩大;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为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和继续教育,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和产品升级;职业培训工作高质量完成,2023年上半年完成浙江省民生实事——职业培训2.0655万人次,完成率达115%;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类)赛项中,我区共获得金牌2项、银牌2项、铜牌3项,金牌数及奖牌总数列全市第一。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全国赛上,萧山二职学生创业团队获中职组银奖,是浙江省唯一进入全国总决赛的中职队伍,创造了我区创新创业竞赛历史最好成绩。

  成人教育方面,普适性老年教育、普惠性学历教育、普及性市民教育成绩亮眼。通过“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计划,萧山以增设分校和教学点的方式,将老年教育向基层镇街和社区延伸,2022年新建老年学堂16所,其中有3所被列入“2022年杭州市建设15所老年大学(学堂)的民生实事”,建设数量全市第一。依托《萧山区社会人员学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萧山全域推进低学历社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成人双证制高中培训走在全省前列,2022年全区有4000余人通过免费的成人双证制高中培训,获得了国家承认的高中学历,掌握了新的职业技能。智慧助老行动,针对微信聊天、预约挂号、健康扫码、手机支付、网约车出行等常用生活场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避开数字陷阱,我区自主研发的智慧助老课程,有3项在教育部获奖。

  “智治创优”,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底座

  推进教育数字化,能促进优质教育跨越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推动优质资源的互联共享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萧山,数智教育由点到面跃迁,教育数字化项目应势而生。

  2023年,萧山十大教育实事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数字化改革,建设4大中枢、开发5类场景、推广11项应用”。从新建新型教学空间、智慧教室、更新多媒体设备到深化改革,折射出数智教育由点到面的跃迁。今年以来,萧山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将“智慧教育”作为撬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号工程”,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变革和教育生态重构,打造区域教育新生态和教学改革新模式。

  2020年,喜马拉雅App上收录了浙江省特级教师、萧山区河上镇初级中学校长钟海平的讲课,如今萧山版的“喜马拉雅”,学生们也能听同步课堂。萧山版的“喜马拉雅”,即“美好教育云平台”,拥有天天直播、同步课堂等子场景。该云平台打通省市区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77.8万余个课件资源,全区线上课堂已展示3700余节,总访问量达106万人次,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同步课堂系统全覆盖。

  在建设“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过程中,萧山大力改造校园网络、提升课堂教学环境、建设新型教学空间、升级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底座。依托数字底座,萧山还在构建“教育超脑”,在教育治理层面向数智迭代,构建开放的教育资源生态体系,促进数字资源供给方式的变革。目前,萧山已入选全国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正全力在建设“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区”过程中取得更多新突破。

  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高要求,全体萧山教育人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积极投身萧山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的实践中。根据萧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萧山要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朴素愿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人有优学 学有优教~~~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财经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教育
萧山全心全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