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此前的“债灾”,承受净值大幅回撤的理财客群仍心有余悸。招商证券的研究估算,2022年11月10日以来,银行理财规模下降了4万亿元以上。进入新年,为了吸引资金回流,各大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下称“理财子”)也新招迭出。
“现金管理增强”横空出世
为了打破“流动性收敛—净值下跌—产品赎回”的螺旋回路,有一个可行办法便是发行纯摊余成本法的产品,抹平产品端的净值波动。目前可采用摊余成本法的产品包括现金管理类产品以及一些封闭类期限匹配的产品等。
就现金管理类产品而言,虽然波动低,但收益也低,普遍在2.1%—2.3%左右,略高于货币基金。尽管此类产品受到资管新规影响,但投资范围、投资集中度、流动性、组合久期、估值方法和偏离度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银行票据以及政策允许的其他金融工具等标的,净值波动较小,不会出现此前定开型产品短期回撤1%—3%的情况。
不过,除了增发这类产品,为了吸引渴望更高收益的理财客群,“理财子”开始推出“现金管理增强”产品。这类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往往可以达到2.6%—2.9%,号称“可以在现金管理类产品和常规净值型产品之间,为投资者打造第三空间”。
“‘现金管理增强’产品一般不采用摊余成本法,而是用市值法,但用‘现金管理增强’的概念作为营销手段,特点就是杠杆比例、投资范围和策略更宽泛灵活,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承担风险,但也意味着要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并不能作为保本产品。”某城商行理财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QD理财陆续发型
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底投资国内债券市场的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加大,投资境外固收类资产的该产品在2022年四季季度净值节节攀升,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都拿到了QDII额度,因此也开始发行配置境外资产的QD理财。早前在没有资质的时候,通常理财子都是通过‘两地基金互认’来配置海外市场,尤其是港股和美元债。”某合资理财的境外业务投资经理表示。
2022年四季度,收益排名前列的理财产品中就就有一款QD理财。“招睿增利QDII两年封闭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A款”2022年四季度年化收益率为8.32%。据产品说明书,该产品主要投资于境外债券等固收类资产。投资固收类资产比例不低于80%,投资衍生金融工具(以保证金计)的比例为0—5%。
发达国家债券可能是2023年国际机构最为看好的资产类别。由于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2022年投资组合遭遇冲击,但进入2023年,现金可能不再为王。上投摩根首席市场策略师蒋先威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成熟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水平在持续加息下,已来到具有吸引力的水平,投资人或可在一季度欧美央行利率决策落地后,给予债券资产更多的关注。目前,美债提供的票息已足够具有吸引力。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5%左右,远超2020年初不足1%的水平;而对加息更敏感的短端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高达4.2%附近。
不过,某外资公募基金的机构业务负责人表示,尽管部分理财子开始对海外债市越发有兴趣,并通过委外公募基金的方式进行布局,但整体而言QD额度仍不多。“最近监管方面对QDII额度的审批仍较为谨慎, 1月额度批复约30亿美元,每家机构可能分到的额度不到1亿美元。”据《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