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2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醉花阴

我如何创作《悔》

《悔》 赵雪峰作

  ■赵雪峰

  近些年,洪水、泥石流、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几近常态。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天灾是人祸结果,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无度开发自然资源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这些恶性事件屡屡发生。

  1998年是我国历史上水灾比较严重的一年,那年夏天全国有多条江河达到或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许多河流出现百年一遇的重大水患。从嫩江、黄河、淮河到长江等大河,全线告急,尽管我们最后战胜了洪水,但是水患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反思是无尽的。

  我的漫画《悔》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当时,我的思路是直接表达滥砍滥伐酿成水害悲剧这一主题,这样表现就必须有砍树这个情节,画中道具离不开斧子,更要有砍树的人。可是,怎样表现更巧妙更有说服力?所谓的“直接”不等于“直白”。

  为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我对斧子进行了夸张,让一把硕大的斧头斜砍在一个大树墩上,形成一个不稳定的画面,斧柄爬上两个落难的砍树者,这样,既增加了倾斜的危机感,以此调动读者拯救失衡的紧迫心理,又反映出“砍伐”者自作孽的情节,同时,我在远处画上隐约可见的一顶顶被水淹没的屋脊来交代出水灾的严重性。

  此时画面提供的信息是:眼前发生了水灾,有两个人爬到一把大斧柄上逃生或等待救援。读者已经能够由此想到树木被砍光,生态被破坏,因而人类遭殃了。如果这画到此打住,加上类似《落难》《惩罚》等标题也可以作为一张漫画发表出来。可我不想就这样停下来,我必须让画面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把话说清说透。于是我让其中一个人慨叹“如果这棵树晚砍几天该多好”。我之所以让他说出这样叫人哭笑不得的话,一是让看画的人体会到这幅漫画的全部思想,二是制造笑料,让漫画多一些幽默。加上这些文字,画面的构图也能丰富些,重心向左拉一点,加强了平稳性,也丰富了画面的构图。这个人讲的虽是一句临死抱佛脚的肺腑之言,更是“后悔”的表露,说明砍树者目光之短浅,他只知道大树在发水时可以爬上去逃过大水的吞噬,躲过眼前的洪水一劫,殊不知眼前的洪水泛滥,正是他们亲手砍光森林招来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悔》是他的醒悟也是敲给读者的警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另一面~~~
尘世间~~~
如烟事~~~
开心果~~~
醉花阴~~~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广告
湘湖那些望族
光阴不妨虚度
辛勤的“小毛驴”
“骑”乐无限
我如何创作《悔》